建立“时间银行” 助推互助养老
2022年4月1日上午,官渡区民政局副局长王金丽、官渡区善润养老服务中心的主任胡玲和中国银行昆明市官渡支行的相关工作人员在中国银行昆明市官渡区支行的会议室就官渡区“时间银行”项目签订“公益互助养老平台”合作协议。
官渡区民政局主导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自2019年底在关上街道石虎关社区试点运行以来,已经建立了142人的社区高龄独居空巢老人的数据库;为80位老人提供了共计394次入户探访服务,开展组织了60次活力老人的兴趣活动,受益人次为478人次;招募了142名志愿者并组建了1支石虎关社区区老年人服务队,累计了1381小时志愿服务时间;为志愿者们提供了28次专业培训和7次服务督导;目前已在8个街道建设了互助养老服务站,服务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大。
该项目由官渡区善润养老服务发展中心承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尝试,“时间银行”运行已日趋完善,从制度保障方面,编写了《时间银行服务手册》、《助老服务流程标准化》、《志愿者服务积分登记管理办法》等,保障了“时间银行”运行的标准化内容。建立了“时间银行”志愿者招募平台,完善志愿者和服务对象数据库,制定志愿者培训机制、积分及奖励机制等志愿者管理办法,以公开、公示的方式向社区公布志愿者招募信息和服务,做到了助老志愿服务可监督,提升社区养老多元化服务的质量。
为了增进官渡区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的使用体验、便利度,促进官渡区互助养老公益事业的持续发展,及满足官渡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公益志愿服务、社区治理及综合统计等管理需要。与中国银行签约使用由中国银行开发的“时间银行”公益互助养老平台。利用平台志愿者可以实时查询自己的“时间币”,不仅保证了志愿服务的持续性,也保证了“时间币”积累的公信力。
接下来,官渡区8个街道“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站将与社工站工作有机结合,推动各街道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进步。各街道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和资源,联合专业社会组织,探索适合本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路径。同时,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各街道“时间银行”项目开展的督导和经验交流,提升各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并结合不同街道的实际操作经验,不断优化提升官渡区“时间银行”的服务模式,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