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政管函〔2022〕4号—官渡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关于政协官渡区第十届一次会议第101182号提案答复的函
A类
主动公开
官政管函〔2022〕4号
关于政协官渡区第十届一次会议第101182号提案
答复的函
李月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官渡区特色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所提意见建议的主要内容
李月委员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意见建议:一是战略,聚焦国际化,走官渡区特有的营商体制和机制路线;二是战术,统筹数字化,以全生命周期视角打通全域血脉;三是技巧,锚定品牌化,构建国际化外商服务机制。官渡区营商办一直高度重视省、市、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立足自贸试验区主战场,以服务产业发展、促进投资服务、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主题,在转变政府职能、服务便民利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权力运行监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努力打造审批最简、效率最高、服务最优、市场主体获得感最强的官渡营商环境。
二、提案办理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营商环境工作列入重要工作。2020年1月1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走上了法治化轨道,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自《条例》施行以来,区委、区政府把贯彻落实《条例》作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抓,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研究,明确1名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负责。2022年进一步调整充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协调、指导、监督、推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各项工作的落实,及时解决营商环境工作中难点问题。
(二)健全机制保障,聚焦目标抓落实。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官渡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官渡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关于推动官渡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32条政策措施》等促进企业发展配套文件及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机制。立足自贸试验区主战场,先后制定出台《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域)加强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官渡区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昆明市官渡区促进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昆明市官渡区促进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市场主体倍增等方面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扶持。结合工作实际,我区制定并印发了《官渡区2021年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细则》,进一步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确定落实措施,明确责任部门,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区营商办梳理汇总编制《官渡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政策汇编》,多措并举向企业精准推送各项惠企政策。今年以来,以争当“营商环境建设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为抓手,草拟了《官渡区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2022—2024)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确定2022年为重点突破年,2023年为全面提升年,2024年为全面争优创先年,统筹推进营商环境工作稳步提升,方案待市级正式印发后,调整完善区级方案并印发全区执行。同时,印发《官渡区2022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依托《官渡区2022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助企直通车”服务机制》,重点为企业纾困解难。
(三)创新营商环境“助企直通车”工作机制。印发《官渡区2022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助企直通车”服务机制》,开展“智行官渡2022”暨“助企直通车”行动,实行“政企直通、问题直报、限期督办”的模式,依托康乐茶文化城精心打造“官渡区营商环境观察站”站点,延伸服务触角,充分发挥“营商环境观察员”“官渡人才驿站”职能作用,主动服务,实现企业获得感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上半年以来,营商环境“助企直通车”服务活动重点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等工作内容,为辖区内的重点企事业单位、驻区公共单位和机构、重点园区、人才基地等提供组团式服务,帮助解决发展经营中的问题困难。今年截止目前,“助企直通车”活动共组织开展了官渡非遗、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工社会组织、小个专、法律服务、自贸数字港7个专场,收集企业问题意见建议92条。目前,区营商办正通过营商环境“助企直通车”服务机制,进行问题分类交办,强化跟踪问效,确保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四)完善招商机制,提升招引外资主动性。近年来,官渡区不断探索创新招商模式,多向发力招商。依托已有产业优势,通过已有园区、项目持续带动新企业进驻和发展,产业招商及引入外资效果明显;积极对接地方商会、产业协会等相关招商中介,拓展招商渠道,对相关中介方给予引荐方奖补,充分发挥中介招商动力;重视招商推介,通过发布官渡区产业投资地图、制作官渡区特色推介视频及政策手册等方式向外宣传,并赴深圳等地进行对点推介,展现官渡风采;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外资企业进驻吸引力。近年来官渡区出台了多项针对外资的相关配套政策,对符合官渡区产业发展方向且满足相关条件的外资企业给予奖励和补助,面向企业,官渡区明确各项政策兑现奖励的方法流程,具备可操作性,显著提升外资进驻积极性。对于重点企业和项目,官渡区积极对接,与相关企业签订“一企一策”,针对性解决企业面临困难问题、人性化满足企业需求,提升外资企业发展活力。
(五)重视数字化产业发展。官渡区始终跟紧时代发展,严格遵循省、市发展战略部署,把握疫情以来的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注重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带来的产业机会,数字化布局已逐步铺开。一是在数字基础建设和大数据共享方面,通过对应用平台系统数据接入以及离线数据包的汇聚,整合了13个区级部门数据资源,打破了信息壁垒、实现了数据共享。融合互联网数据,接入了地图、人口、交通、舆情、城市体征等实时鲜活的数据。各系统数据汇入城市大脑即时分析,通过数据的清洗比对治理,满足对城市大脑的数据应用分析支撑。同时整合了区级部门指挥调度资源并搭建融合通信平台,打通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城市运营中心IOC—街道—社区的三级视频会商以及IOC对会议室、对座机、对手机端APP、对手机终端全方位通信能力,实现了设备资源共享公用;二是在产业服务方面,开发建设了云上产业园,通过引导数字经济企业入驻云上产业园,为官渡区已存续经营的800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以及入驻自贸数字港的企业提供定制化“云上服务”,并帮助入驻的数字经济企业抓住政策扶持机遇,监督其合规合法运营,扩大官渡区数字经济市场主体数量规模和税收规模,全面推动官渡区数字经济建设。
三、意见建议采纳及下步工作情况
李月委员的意见建议对于全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提案中提及的建议我们全部虚心接受。下步,我们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提升行动。一是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提质行动。深化产业服务保障机制,坚持以“4321”产业生态圈为统领,重点发展“四大产业集群”,完善“四大产业链”,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紧盯重点产业项目从招引、落地到建设、生产、经营、壮大等各环节、全过程,通过重点产业项目“一对一”专员主动跟踪服务、投资审批全程免费代办、部门联动上门集成服务等措施,形成全程有人管、审批有人办、部门有联动、合力解难题、项目落地快的高效服务保障机制;二是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满意度提升行动。坚持“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的工作原则,落实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制度,充分发挥及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平台、“营商环境观察员”、“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督员”监督作用,以问题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建立问题反馈协调保障机制,着力解决企业反映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实现企业获得感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高效处理市场主体投诉举报。区营商办持续统筹开展全区平台投诉件办理工作,加强对营商环境投诉平台投诉件交办、催办、审核及回访等各环节工作力度,建立限期督办工作制度,每月初以“一事一督办,一件一档案”的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快推进投诉件办理进程,按时高质量完成办理;固定平台投诉件办理工作专班,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力度和频次,不断提高平台管理员队伍整体业务素质。
(二)大力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承载地。致力于打造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数字化创新中心,运营好自贸数字港产业园区,推动“云上产业园”线下线上互促发展,发挥数字经济先行区的引领作用,积极争取昆明市“元宇宙”产业示范基地落地,引进培育3户专精特新“小巨人”、5户龙头企业。对标杭州48个场景应用,开展“数字+”引领工程,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重视数字化产业项目落地投产,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赋能增速,以数字化企业的聚集性发展为招商引资国际化提供保障。
(三)扎实推进招商引资。以引企业、建平台、聚资源、保落地为目标,学习借鉴福建12条“三字经”,深化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健全“1+8+N”圈层招商工作机制。借助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力量,提升产业项目梳理包装专业化水平,加强投资信息收集和研判,完善产业投资地图APP3.0功能,制定与产业链高度适配、专业管用的招商数据包和可视化图谱,生成5个以上优质项目。紧盯产业链主和龙头企业,制定出台四大产业“链长制”,提高“内培外引”与“延链补链”融合度,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的延续性。抢抓央企入滇机遇,以集体式产业导入,实施项目招商、异地招商、网络招商、生态招商。用好发达地区产业优势、南亚东南亚市场资源,夯实产业转接、项目承接、政策衔接载体建设,提升区域招大引强承载能力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杜东凯 0871-67154367)
202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