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官渡区十届一次会议第101137号提案答复的函(官民函〔2022〕58号)
关于政协官渡区十届一次会议第101037号
提案答复的函
李晓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由社区链接社会资源开展社区青少年儿童课外服务活动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社区链接社会资源开展社区青少年儿童课外服务活动工作开展情况:
(一)社区综合活动场所阵地建设。官渡区下辖8个街道(不包括大板桥街道)99个社区,其中53个城市社区,46个“村改居”社区。2017年按照“四个一批”的工作思路明确产权划拨一批、协调使用一批、修缮建盖一批、移交配建一批,对17个“两房”建设未达标的社区进行调配,确保每个社区活动场所和办公用房总面积达到400平方米(含)以上且拥有自主使用权,现官渡区有86个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用房不低于400平米。2018年根据《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云发〔2018〕5号)的有关规定开发建设单位新建住宅小区要按每100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无偿为社区居委会提供工作用房和公益性用房。开发建设单位还要与所在街道办事处签定《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用房提供协议书》。用于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用房位置要求对外开放且相对集中,楼层限定在一楼和二楼,其中一楼提供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50%。要求在移交“社区两房”时候要完成基础装修,装修应满足社区日常办和开展服务工作。截止2022年6月,我区共收到100家新修建小区签订的社区用房提供协议,累计需要提供面积达到84580.32平方米,已移交28729.65平方米。以移交的社区办公用房大部分已投入使用,为社区能正常开展综合服务工作带了极大便利,逐步实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另外,官渡区文旅局可根据需要协调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社会资源进社区开展课后服务提供场地、设备等。
(二)持续开展“社区营造”丰富文化活动。2019年8月,根据《中共官渡区委 官渡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官发〔2018〕15号)文件,我局落实好“一核多维、共建共享”社会治理实施意见,启动“五个一批”工程和“社区营造行动”,结合打造精品社区的工作计划,我局发布了《官渡区2019年“社区营造”项目征集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公益创投大赛项目,共收到20家社会组织申报的31个项目。经过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实施优化培训、路演展示、专家评审,共21家社会组织项目入选,其中社区文化建设类5个、社区友善类4个、社区自组织培育类3个、公共空间治理类2个、公益人才培育类2个、社区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类2个、项目评估类2个、项目督导类1个。2020年5月,官渡区民政局发布了2020年“一核多维、共建共享”社区营造项目通知,投入资金100万元,助推社区治理,共收到26家社会组织递交的30份项目申报书,涉及7个街道27个社区,经组织专家多方面审核研判,确定11个项目入围,其中社区民主协商治理类2个、社区系统化治理类3个、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类2个、社区微公益类1个、社区文化营造类1个、项目评估类1个、项目督导类1个。2021年8月,我局印发了《关于征集2021年“社区营造”暨“服务群众”项目的通知》,公开征集2021年“社区营造”暨“服务群众”项目,以“服务群众”为切入点,发动社区内的社工、社区专干、志愿者、物业等人员的力量,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和服务机制,解决社区中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流动人口、困难人群、残疾人等人群长期存在的服务问题。通过评审确定“社区营造”暨“服务群众”项目18个,下拨各街道经费共90万元,投入项目督导、评估经费近20万元;补充征集2020年“社区营造”项目1个,支持金额8万元。
(三)落实“双减”文件精神,传统文化“进社区”。官渡区教体局先后拟定了《官渡区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官渡区校外培训机构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官渡区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等,要求学校改进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把作业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前期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学生愿留尽留全覆盖、工作日全覆盖”原则,按照“学生愿留尽留全覆盖、工作日全覆盖”原则,实施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包括民办学校都要开展好课后服务全覆盖。官渡区课后服务工作坚持公益普惠、公开服务、由各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并基于现有的活动形式,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大致分为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4大类特色课程。截止目前,全区所有义务阶段学校均已积极开展课后服务,2019年—2020年,官渡区教体局已根据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项目、人数情况,进行经费核发1210万。结合“非遗进社区”“戏曲进社区”等工作,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官渡区文旅局配合学校和主办单位在邻校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相关的讲座、体验、培训课程。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工作交流。指导各街道提高对青少年教育工作的认识,鼓励各方积极参与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也鼓励孩子的家长积极参与到青少年活动中来,了解他们的心声,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全社会共同参与课后服务的舆论宣传,并指导中小学校主动发掘和引入有益的社会力量和资源,支持学校与社区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机构的联系合作,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价值功用,构建资源固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供给体系,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措施。把青少年课外教育纳入社区教育,在假期中将教育内容、设施、经费向青少年倾斜,各街道具体负责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各类活动,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措施,配合其他职能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对社区内的青少年做一个需求评估和相关问题研究,考察青少年的基本需求、特殊需求和现存问题,对这些需求做一个排序,这样可以在社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满足青少年最迫切的需求。
(三)加强资源共享,形成工作合力。整合社会、社区、学校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发挥各单位的人力、财力及设施的作用,积极完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将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作用,在引进社会资源进社区开展课后服务的同时,发动一批有特长的文化志愿者,根据需要参与到青少年社区青少年课外服务中来。其次,社区可与教育机构、有关社会组织形成联系,争取更多机会和资源,和周围社区形成网络联系,共同努力营造我区青少年工作的良好格局,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敖华 0871-67210221)
昆明市官渡民政局
2022年6月27日
官民函〔2022〕58号关于政协官渡区十届一次会议第101037号提案答复的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