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官渡区十届一次会议第101173号提案答复的函
杨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数据驱动官渡区实体经济及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 提案主要建议内容
(一)优先建设产业数据底座。以政务共享交换数据为抓手,扩充数据规模,为后续应用提供数据资源、模型算法、指标体系等支撑。一是解决看得清能决策。在产业数据治理的基础上进行应用建设以支撑官渡政府领导、相关经济部门对全区进行宏观经济监测分析、产业发展分析及企业发展分析,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层面清晰观测全区产业发展态势。优先解决看得清、能决策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建设产业经济部门协同平台。二是解决管得细、能服务、稳得住。在产业数据治理的基础上进行应用建设,围绕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的工作需求,为官渡产业经济治理各委办部门提供产业链的规划管理、精准招商、重点项目管理、规上限上企业挖掘分析、高质量企业挖掘分析等产业企业管理服务,全面提升对产业链的管理效率。解决部门执行管得细的问题。
(二)坚持以实际成效为目标。一是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能够充分发挥海量产业数据和丰富产业应用场景的优势,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到产业发展领域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二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能够提升传统产业的分析研判、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招引培育能力,为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打造替代链、保障供应链、精准招引和优质培育企业提供支撑。同时充分发挥官渡产业集聚基础优势构建产业发展生态,基于资源画像和企业画像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推动产业共育、利益共享,促进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融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迈高质量发展。三是政府产业数字化治理成效明显。要能够通过数据指引各经济管理部门在产业治理和企业监管方面充分利用官渡产业数据治理上的成果,发挥数字引领分析决策管理,做到工作有数字化抓手,政策制定有数字化分析依据,提升产业经济企业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
二、 办理情况
(一)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官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组建全省首家县区级与省级平台公司云投数产集团合作的平台公司——昆明数字经济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先后制定出台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系列配套政策,以数字经济为抓手向传统产业赋能,全方位优化产业环境支撑、要素支撑,不断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高地。官渡区以数字经济为抓手向传统产业赋能的发展做法也得到了省、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认可,2021年昆明市为官渡区加挂了全市首个区级数字经济局牌子,今年1月份,官渡成功获评了昆明市首家数字经济先行区。近三年,按照国家统计分类标准,官渡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量年均增长30%,营收翻近一番。根据官渡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官渡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2019至2022年企业数量分别为4262家、5386家、6944家、7886家,整体呈现稳步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截至今年6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量为7886家,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85家,占比1.08%;数字产品服务业332家,占比4.21%;数字技术应用业6401家,占比81.17%;数字要素驱动业1068家,占比13.54%。2019年至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累计营收214.17亿元,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累计营收1.46亿元、数字产品服务业累计营收42.68亿元、数字技术应用业累计营收167.67亿元、数字要素驱动业累计营收2.36亿元。
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方面,一是不断夯实信息网络基础。大力推动全区基础网络升级改造,建成具有官渡特色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并加快部署物联网基础设施,积极培育物联网行业应用示范,实现物联网规模化建设和应用;2020年发布全省首个《5G产业实施方案》,明确5G发展总体思路,推进“一杆多用”智慧杆建设,实现5G助力“数字官渡”善政、兴业、惠民,全力打造5G产业生态链。截至目前,官渡区共建有光纤网络光端口数73.3万个,建成5G基站2928个,4G覆盖率100%,5G目前已实现室外信号连续覆盖。
二是丰富数字化应用场景。根据官渡区现有数字经济基础,挖掘“数字+商贸、数字+结算、数字+会展、数字+娱乐、数字+服务贸易”等丰富数字应用场景和77个数字经济发展项目;跨境电商加速成熟,官渡电商产业园入选国家小微双创示范基地,被评为“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正在逐步完善起集商品采购、仓储物流、电子商务、清关运行等一站式跨境电商生态服务体系;在智慧康养领域,官渡区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被确定为“全国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成为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试点示范基地。
三是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建设。首先是打造集“数字应用转化、数字自贸创新、数字经济育成”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自贸数字港”,推动数字经济总部业态发展,吸引“中国电子、中译语通、安恒信息、博思软件、腾讯云、紫光教育”等数字技术头部企业集聚,导入大数据、人工智能、AI翻译、数据安全、财税金融等信息技术核心产业,不断提高数字经济产业能级;其次,主动承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以建设百亿级规模园区为目标,依托星海、福保半岛现有承载,提出“数字经济半岛”规划。高密度布局研发创新和科技金融等核心产业,抢占面向“两亚”数字经济在科创、金融、交流等方面制高点,为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提供优良区域承载。
(二)产业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情况
虽然官渡区在数字经济建设前期,以“头号工程”的决心牢牢抓住了行业发展先机,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越是进入发展的深水区,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越是紧迫严峻。因此,官渡区不断总结发展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吸取工作经验,积极探索“通过建设产业数据分析平台来破解实际发展难题”的工作路径。先后建设了“官渡区政府治理大数据应用平台、官渡区城市大脑(一期)平台、云上产业园、市场主体智能分析监管平台建设情况”等产业数据底座,以平台为指引,不断推动全区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区政府治理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情况。
2018年,官渡区建设了区政府治理大数据应用平台,平台系统整体架构遵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设有经济、民生、政治、文化、生态五大板块,汇集区级近30个部门数据,其中数据文件超过10000个,数据更新记录近千万条。平台功能包括产业监测与分析(含市场主体行业与数量分析、市场主体升规入库智能分析、规上企业监测分析、市场主体税收分析、市场主体培育库监测)、楼宇经济管理与分析(含楼宇税收分析、楼宇基本情况查询、楼宇经济地图分布展示)、经济运行指标分析(含全区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经济指标分行业、分街道、分企业深入分析)、信用监管(含企业信用分析、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招商引资查全国)、投资项目分析(含投资项目基本情况分析、投资项目进度情况跟踪)等内容。
2. 城市大脑(一期)平台建设情况
2021年,官渡区开展了城市大脑建设项目,通过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构建覆盖全域、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灵活服务的数字资源共享体系。实现汇聚整合区级13个部门信息化系统,13类实时数据和40类离线数据,接入了一个百度互联网数据,平台治理数据达到1.47亿条。项目于今年2月建设完成,经过3个月试运行,功能提升完善后,6月8日通过专家验收评审会,目前,项目已于6月30日进入服务期,目前交由各应用部门使用。
同时依托城市大脑(一期)平台,采用“政府主导、企业运营、服务数字经济企业”的模式,打造官渡区数字经济市场主体服务平台--“云上产业园”,着力培育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鼓励引导已招引的龙头企业、区内存量企业入驻“官渡区云上产业园”,并结合自贸试验区“集群注册”政策,通过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政策匹配、普惠金融、知识产权、法律咨询、人才招引等配套服务,吸引区内外企业进行“云上注册”,从而形成一个覆盖更广阔、联系更紧密、服务更高效的“云端”企业集群,进一步促进区内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3. 市场主体智能分析监管平台建设情况
官渡区(自贸区)市场主体智能分析监管平台依托官渡区城市大脑(一期)平台,利用城市大脑的软硬件资源以及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发挥数据整合能力,归集区发改局、区统计局、区科信局以及各街道31个部门数据,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政务数据跨业务、跨领域、跨部门的共享与交换。
平台对经济核心指标进行数据可视化呈现,直观比对各区域经济走势,支撑宏观经济研判以及对经济走势进行预测。从宏观层面上看,主要从国民经济行业发展情况,一、二、三产业情况等进行维度分析;从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方面进行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从微观层面上看,可根据各分析指标对应到行业以及具体的企业,并且能够一键链接到企业画像。实时掌握入库企业、达规上限未入库企业以及接近入库标准的企业情况;还对双落地、单落地企业以及企业营收、税收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细化到单家企业,为各部门摸清“家底”,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线上渠道”。
三、 办理结果
按照《关于以数据驱动官渡区实体经济及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建议》提案内容和当前官渡区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对本提案的内容全部采纳,并办理完成。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张成 0871-67170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