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六街道2022年度防震减灾应急行动 工作预案
矣六街道2022年度防震减灾应急行动
工作预案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
(一)编制目的
保障本街道地震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工作及时、高效、有序,提高应对地震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为矣六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防震减灾安全保障。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云南省地震应急预案》、《昆明市地震应急预案》和《官渡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地震应急体系,全面提高本街道应对地震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二)工作原则
抗震救灾工作坚持“统一领导、防治结合,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军地联动、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科学施救”的工作原则。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预防和处置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或发生在其它地区波及矣六街道的破坏性地震灾害事件和其他地震事件。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
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昌顺任组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周明泽任常务副组长,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李利祥、副科以上领导及辖区各派出所所长任副组长。设立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抗震救灾工作的组织指挥。
矣六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
指 挥 长:周明泽( 街道办事处主任 ) 负责防震减灾应急行动全面工作。
副指挥长:田 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负责治安警戒组、涉外工作组。
夏 峰(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 负责工程抢险组、震情监视组、灾害损失评估组。
陈凤如(街道武装部部长) 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组。
刘永强( 宣传委员 ) 负责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组、疏散安置与社会动员工作组、新闻宣传报道组。
胡艾青( 组织委员 ) 负责后勤保障组。
陈若清(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 负责交通运输保障组。
樊 伟(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 负责通信与信息保障组、物资保障组、应急资金筹措组。
成 员:街道机关各内设科室负责人,街道所辖各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街道所辖各派出所所长,矣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矣六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职责:传达、贯彻国务院、省、市、区政府对抗震救灾工作的指示,部署应急工作;负责领导、指挥和协调震区的地震应急工作;组织各类抗震救灾力量的救援行动;协调驻军、武警部队参加抢险救灾;组织筹集、协调救灾物资、资金;组织灾后恢复重建;决定有关地震应急和救灾的重大事项。
下设:办公室和14个工作小组(现场救援工作组、工程抢险组、震情监视组、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组、疏散安置与社会动员工作组、新闻宣传报道组、交通运输保障组、治安警戒组、通信与信息保障组、物资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应急资金筹措组、涉外工作组、灾害损失评估组)。
(一)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主 任:夏 峰(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
副 主任:李秀苹(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人)
成员由街道办事处党政综合办公室及项目建设推进中心工作人员组成。
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处理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工作;了解、收集、汇总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地震动态并及时报告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提出具体抗震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协调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的工作,并督促落实抗震救灾措施;负责与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和街道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联系,处理其他涉及抗震救灾的有关工作;为上级和外援机构现场指挥提供工作场所,负责上级工作组、慰问团、新闻媒体和外援人员的接待工作;起草有关文件、简报;负责指挥部各类文件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督促落实市、区、街道抗震救灾工作指示和部署;研究制订新闻宣传工作方案,指导抗震救灾宣传工作,按级别审核新闻稿件及组织新闻发布会;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现场救援工作组
指 挥 长:陈凤如(街道武装部部长)
成 员:街道应急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各科室负责同志,各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辖区各派出所所长。
现场指挥部的职责:根据震情形势,在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到重灾区成立现场指挥部。迅速了解、核实灾情,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指导、组织、协调现场抢险救灾工作,组织调集抢险人员和抢险物资等,督促检查各项抢险救灾工作的落实;确定是否需要扩大应急,决定抗震救灾现场应急工作是否结束并转入正常工作;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三)工程抢险组
组 长:夏 峰(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
成 员:街道办事处各科室负责人,各社区居委会主任。
主要职责:组织调配工程机械,参与专业救援队和部队、武警开展救援工作,清理灾害现场;组织抢修受破坏的供水、供电、供气及通信设施;组织专家评估震后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安全性能;及时组织抢险、排险和修复,以及房屋的抗震加固工作;提出恢复重建方案。
(四)震情监视组
组 长:夏 峰 (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
副组长:杨 涛(街道项目建设推进中心负责人)
成 员:街道项目建设推进中心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会同省、市、区地震部门判定地震类型;密切监视震情发展;提出地震发展趋势意见和防范对策;编写震情简报;组织地震宏观联络员地震前兆宏观异常落实处理。
(五)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组
组 长: 刘永强 ( 宣传委员 )
副组长:龚轶欣(矣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成 员:矣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迅速组织医疗、防疫队伍进入灾区;组建震区临时医院、医疗所和医疗队;抢救、转运和医治伤病员;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及时开展灾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预防食物中毒发生,帮助灾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疫情;筹集和储运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等。
(六)疏散安置与社会动员工作组
组 长:刘永强 ( 宣传委员 )
成 员:街道社会建设办公室、各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各派出所所长。
主要职责:负责调配救济物品、发放救灾款,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启用避难场所,做好受灾群众的转移和安置工作;做好死难者的善后工作;负责动员和组织非营利组织、民间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社区组织、公民自治组织及个体公民积极有序参与应急救援、灾害处置工作;向社会公众介绍震情、灾情,呼吁和动员社会力量提供援助;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客观科学认识震情、灾情,畅通社会表达情绪的渠道,稳定公众情绪。
(七)新闻宣传报道组
组 长:刘永强 ( 宣传委员 )
成 员: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项目建设推进中心、社会建设办公室,各社区居委会及派出所负责同志。
主要职责:配合区委宣传部负责抗震救灾工作的宣传报道;按规定向新闻媒体和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相关信息;协助中央及省级、市级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平息、处置地震谣言。
(八)交通运输保障组
组 长:陈若清(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
成 员:辖区交警大队、派出所负责同志,街道社会治安维稳综合治理办公室,应急管理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推进中心、各社区居委会负责同志。
主要职责:配合区相关职能部门抢修遭受破坏的道路、桥梁等有关交通设施;清除路障;维护交通秩序,实施交通管制;负责抢险救灾人员、伤病员和抢险救灾物资的运送和受灾群众的疏运;震区道路、桥梁一时无法修复情况下迅速组织人力、畜力解决救援器材和应急物资运输。
(九)治安警戒组
组 长:田 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副组长:街道社会治安维稳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矣六中队、辖区交警大队队长、辖区派出所所长。
主要职责:配合区公安分局协助灾区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震区社会治安;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负责保卫震区党政机关、机要部门、金融系统、监狱、救灾物资等重要目标和物资。
由街道社会治安维稳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制定《治安警戒组工作方案》。
(十)通信与信息保障组
组 长:樊 伟(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
组 员: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各社区居委会负责同志。
主要职责:配合区科信局负责保障现场组织、指挥、协调通信畅通;组织力量及时抢修震区通讯设备和线路,保障抗震救灾通讯畅通。
(十一)物资保障组
组 长:樊 伟(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
组 员:街道社会建设办公室、工商所、各社区居委会负责同志
主要职责:配合区民政局负责抗震救灾物资、灾区群众生活急需食品、物资的组织储备、调拨、管理以及外地援助物资的接收、分发和转运工作;加强震区市场管理、稳定物价;打击囤积物资、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十二)后勤保障组
组 长:胡艾青( 组织委员 )
组 员: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各社区居委会负责同志
主要职责:负责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生活保障及上级领导、工作组、新闻媒体等有关单位的食宿、交通等后勤事宜。
(十三)应急资金筹措组
组 长:樊 伟(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
组 员:街道财政所、党政综合办、社会建设办公室负责同志
主要职责:筹集和统一管理抗震救灾经费;经街道批准,及时下拨救灾经费;指导灾区做好救灾款的发放和审计监督工作;负责经区政府批准的向市政府、省政府、国务院申报救灾经费及向国、内外请求援助计划。
(十四)涉外工作组
组 长:田 原(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
组 员: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辖区各派出所负责同志
主要职责:配合区外事侨务办公室负责处理涉及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的事宜,接待、协调外国及港澳台新闻媒体的采访。
(十五)灾害损失评估组
组 长:夏 峰(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
组 员:街道项目建设推进中心、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建设办公室、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各社区居委会负责同志。
主要职责:配合区防震减灾办公室邀请省、市地震专家,开展地震烈度调查,调查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地震社会影响和各种地震次生灾害;生命线工程设施受损调查统计;建筑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和基础设施、社会影响和各种地震次生灾害调查;配合国家、省、市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组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四、启动条件及应急响应程序
(一)启动条件:矣六街道辖区范围内及周边街道发生破坏性地震,立即启动本应急工作方案。
(二)应急响应程序
1.街道办事处根据区级预案响应等级要求在震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迅即查明震情、灾情,并向区政府报告情况,依据预案组织指挥辖区内救灾力量实施救灾和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组织辖区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应急志愿者等相关力量,对重要目标实施警戒和警卫,进一步核实上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震后人员伤亡、交通设施、生命线工程的破坏情况。
2.组织抢险救灾人员进行抗震救灾;
3.及时将相关情况报区委、区政府和区级有关部门。
五、保障措施
(一)通信保障
采取现有座机、手机、公安350M集群系统和卫星电话、短波五种方式进行保障。
1.短波通信保障:由街道办事处办公室和区科信局与市级有关部门对接,负责保障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抢险救援指挥组、各工作组、部队、武警的通讯畅通。部队、武警纵向联络由部队和武警负责。(短波保障方案由街道办事处办公室和区科信局对接、研究提出)。
2.公安350M集群系统和卫星电话:由辖区各派出所和区科信局协调保障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抢险救援指挥组、各工作组和部队、武警的通讯畅通。
3.座机和手机保通:由街道办事处办公室和区科信局协调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官渡分公司、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官渡区分公司、中国联通昆明官渡区分公司负责保通。(由街道项目建设推进中心负责定期更新下发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各组通信联络表)。
(二)队伍保障
各现场救援队伍要加强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物资和装备,经常性开展协同演练,提高共同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设施产权单位、管理或者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抢险抢修队伍建设。各街道办事处要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基层地震抢险救灾队伍,加强日常管理和培训。
(三)应急物资保障
配合区发改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储备必要的救灾物资,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和生产、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保障地震灾害应急工作所需生活救助物资、医疗器械和药品等的生产供应。
(四)避难场所保障
街道各相关部门及社区,要利用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因地制宜设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统筹安排所必需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排污、环保、物资储备等设备设施。学校、医院、影剧院、商场、酒店、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保证通道、出口的畅通。
六、附则
(一)应急预案管理
1.抗震救灾应急方案的制定和完善是各成员单位做好应急工作的关键。指挥部成员单位应高度重视地震应急工作,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的各工作小组,由组长单位牵头,根据本预案,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抗震救灾应急工作方案。
2.各社区要结合本预案制定完善本辖区的抗震救灾应急工作方案。
3.各社区要督促辖区内的大中型企业、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医院、学校、监狱等重点单位和大型商场、影剧院、体育场馆、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以及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抗震救灾应急工作方案。
上述各单位、各部门制定的抗震救灾应急工作方案作为子预案纳入《矣六街道防震减灾应急行动工作预案》管理,方案完成后,报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矣六街道项目建设推进中心)备案。
4.要根据地震形势,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当成员单位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时,要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人员的相应补充。
5.抗震救灾应急工作方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由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街道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街道抗震救灾应急工作方案管理工作开展检查和监督,有关情况及时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
(二)奖励与责任
对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虚报、瞒报灾情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预案解释
本预案内容由矣六街道项目建设推进中心负责解释。
(四)预案施行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