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www.kmgd.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7762-202212-638712 主题分类: 2022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2-12-02 09:30
名 称: 关于政协官渡区十届一次会议第101003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关键字:

关于政协官渡区十届一次会议第101003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2-12-02 09:30 浏览次数:268
字号:[ ]

关于政协官渡区十届一次会议第101003号提案答复的函


李艳、武昱辰委员:

您们在政协官渡区十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0100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官渡区民间绘画艺术发展工作的建议》提案收悉,该提案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实现的目标。现就官渡区民间绘画艺术发展有关工作开展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承载历史,起步较早,发展迅速。官渡区位于昆明主城东南、滇池北岸,东邻宜良县,南接呈贡区,东北与嵩明县交界,西南濒临滇池,西北与盘龙区相接,西与西山区相连。因盛极一时的滇池官家渡口而得名,是古滇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4000余年历史。官渡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除汉族外,彝族、回族和苗族为世居少数民族,现户籍人口中白族、傈僳族、壮族、傣族、哈尼族等48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保存着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官渡区辖区内除有以官渡古镇为核心的众多文化遗迹外,还广泛分布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官渡区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人文风貌和众多的文化遗迹,为我区民间绘画的发展提供了丰茂的沃土。

官渡区民间画创作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初,主要分布在关上、大板桥、小板桥、矣六、六甲、官渡等街道(乡镇)。最初以“记工分”发误工补贴的形式组织培训班进行绘画创作,并以此形式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80年代末。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城郊结合为主的地域特点,使得以农民为主体的创作队伍已经不能适应官渡区农民画的发展要求。为此,官渡区提出了“以地域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民间艺术为根基,以农民和乡村教师为创作骨干,以现代民间绘画为文化品牌”的发展思路。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官渡区于2000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先后四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云南省唯一一家连续四次蝉联此殊荣的县(区)。2008年,昆明市文化局授牌建立“官渡民间绘画博物馆”;2011年,云南省文化馆在官渡区挂牌建立“云南省文化活动基地美术示范点”;2020年,官渡区被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目前,官渡民间绘画艺术已成为官渡区一张金文化名片,吸引了八方来客。

2.特色鲜明,博采众长,情感热烈。官渡民间绘画秉承和发扬了民族民间艺术自由精神,以现实主义的观念和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吸纳融汇了彝、白等多民族绘画的遗韵,再现官渡人的生活场景、民俗风情、地域特色、时代特色,体现出官渡人崇尚真、善、美的人文精神面貌,是官渡文化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其构思奇特、造型稚拙、色彩饱满、随心所欲,洋溢着浪漫的民族民间情感,凸显鲜明的地方特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审美享受。

二、官渡区民间绘画艺术工作开展情况及成绩

(一)加强建设,推进发展。制度是画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人才是发展的有力支撑和智力支持。

1.制定标准,完善机制。先后出台《官渡区现代民间绘画文化人才标准》《官渡区现代民间绘画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办法》,并完善了《官渡区艺术之乡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机制》。官渡民间绘画艺术之乡现有陆桂明、李水仙、杨晶华、莫晖、张学勤等骨干作者30余名。2017至2022年6月官渡民间绘画作品共计荣获奖项100余次。

2.定期培训,持续创作。每年定期、定时举办民间绘画创作培训班。自1989年以来,官渡区文化部门每年坚持举办全区民间绘画培训班,截至2021年,已连续举办32期,是全省举办民间绘画创作培训班最多的县(区)。培训班通过组织采风活动、搜集创作素材、参观学习、现场交流等活动,开阔了创作视野。通过集中培训,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官渡特色的优秀作品。30多年来,共有500多件民间绘画优秀作品在全国、省、市展出并获奖,60余件作品在美国、澳大利亚、捷克等国家交流展出。

3.纳入“非遗”,加强管理。2014年,为了让民间绘画得到长足发展,官渡区文化和旅游局将民间绘画纳入区级非遗保护名录,并制定了项目管理措施及项目管理计划,把优秀的民间绘画作者申报为民间绘画代表性传承人,截至2019年共批准陆桂明、李水仙、杨晶华3人为民间绘画代表性传承人。

(二)转化成果,推广出版。

2006年,云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滇中奇葩——官渡区现代民间绘画优秀作品集》。2017年,云南民族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官渡现代民间绘画优秀作品集(2007—2015)》。2019年,昆明市文联、昆明美术家协会编辑的昆明市第一部《昆明农民画精品集》,其中收录了昆明市67位农民画家的优秀作品115件,官渡区入编作者和作品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2019年,官渡区文化馆研究馆员王刚担任执行主编的《见证新时代——中国农民画精品典藏》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云南美术出版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心策划的献礼书,旨在以农民画家的眼光和画笔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生动、立体丰富的中国,以图画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农民和中国农村的故事,是云南第一次面向全国征集遴选农民画作品,并以中英两种文字对照出版,收录了全国农民画家的优秀作品250件。

(三)佳作频出,成绩斐然。

2003年,官渡画乡首次亮相第七届中国艺术节,陆桂明作品《幸福人家》及张陆作品《秋园》荣获银奖。2016年10月,官渡画乡再次精彩亮相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中国农民画精品展,陆桂明、李水仙、杨晶华、张学勤、姜顺、马贤宏的10幅作品成功入选《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在希望的田野上”—— 中国农民画精品展》。2017年,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福建省文化厅主办“全国农民画创作群体漆画技艺实验班”,陆桂明为云南唯一被选送参加的优秀民间画家。2018年官渡区第30期现代民间绘画创作培训班创作的40余幅作品分别选送参加10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主办的“2018全国农民画优秀作品展”(南京)、“2018·西安鄠邑·中国农民画艺术节——全国农民画原创作品展览”(西安);文化和旅游部等主办的“第七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2018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创作大赛”(嘉兴)等。2019年共选送29件民间绘画作品分别参加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云南省第五届农民工艺术节——建设者之歌美丽情 怀农民画展”;云南省文化馆、云南美术出版社主办的“第五届神彩云南——云南省农民画展”;上海金山农民画院主办的“中国农民画邀请展”。2020 年,《脱贫致富》《丰收菠萝蜜》《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巧手绣出幸福来》等21幅官渡区民间绘画作品,分别参加“彩云奖”“抗疫主题作品网络展”“庆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四届群众美术书法摄影省际交流巡回展、“抗疫情·爱无疆——云南省抗疫美术作品

全省巡展”、“奋斗杯”云南省群众文艺作品大赛、“浙江省衢州市全国农民画双年展”、云南省第四届彩云奖、“垛田杯”第四届农民画大赛、“庆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四届群众美术书法摄影省际交流巡回展、“美丽山村.我的家园—全国彩色剪纸艺术大展”等。2021年共计入选参加35个各级别各活动作品展,其中国家级13项、省级5项、市级11项、区级6项,如:《巧手绣出幸福来》《彝乡金秋》《古渡鸥歌》入选“新生活 新风尚 新年画”—我们的小康生活(国家级)、《载歌载舞庆丰年》《收花椒》入选“庆丰收感党恩-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农民书画云展”(国家级)、《精准扶贫》入选“永跟党走,共同富裕”礼赞中国农民丰收节书画展(省级)等。通过选送作品积极参加各类展览、比赛,极大地推动了官渡民间绘画艺术的推广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官渡画乡的知名度。

三、措施及成效

(一)利用资源优势,广泛凝聚力量,加强宣传引导

1.充分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和微信、二维码、微博等现代化传播手段,调动社会力量,凸显“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品牌效应。2022年6月11-17日,云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昆明)官渡第十二届非遗展系列活动之一即为:官渡区现代民间绘画优秀作品展,在昆明市官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二楼官渡民间绘画博物馆,展示官渡民间绘画优秀作品100件;组织李水仙、杨晶华2位民间绘画代表性传承人在官渡民间绘画博物馆现场展示现代民间绘画技艺。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广大群众对官渡民间绘画艺术的认知度。

2.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协调对接,凝聚力量,积极推动民间绘画进学校、进社区活动,让各级学校承担起传承的义务,把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给少年儿童,从小培养他们对民间绘画的兴趣爱好。

每年陆桂明、李水仙、杨晶华3位民间绘画代表性传承人均走进机关、公共单位、机场、车站等开展民间绘画艺术活动,通过在各区域设立民间绘画展示墙,扩大宣传面。如:陆桂明,2021-2022年6月间,足迹遍布昆明市内外楚雄武定、禄劝、石林、安宁八街等地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宣传,以民间绘画为题材创作墙画,大力传承传播民间绘画艺术;李水仙,2021-2022年6月间,多次走进中闸社区、鸣泉社区、鸣泉幼儿园、双桥中心学校、李水仙工作室等线下、线上开展民间绘画培训、辅导,培养学生3000余人;杨晶华,2021-2022年6月间,在关二小开展民间绘画培训,利用美术课教学的时间共计培养学生770余人,引导学生欣赏优秀农民画作品,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2021年挑选32个孩子的作品参加云南省教育厅举办的“生物多样性”绘画比赛。同时利用自己所教班级的美术课开展以农民画《丰收的喜悦》《幸福人家》为主题的特色课,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昆明滇池的历史和昆明人的渊源。同时培养学生的农民画作品参加区第九届“心灵脚印.我的书签”少儿书签设计比赛,官渡区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画比赛,分别荣获1等奖4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11人,优秀奖15人,杨晶华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二)发挥主导作用,健全工作机制,推进传承发展

以政府为主导,推动传统艺术资源的有效利用,扩大其影响力,有益于民间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将官渡区民间绘画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布局之中,每年定期举办民间绘画系列活动,包括创作培训、展览、交流、画集出版等,并在条件成熟的街道、社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设置相应的民间绘画创作点。如:2022年太和街道成立民间绘画创作培训点,每周三下午聘请官渡区非遗保护中心研究馆员王刚老师,对辖区现代民间绘画作者进行授课辅导。开展民间绘画创作活动,以提高辖区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

(三)增强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1.用足用活现行有关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依托项目申报及富有特色的文化成果展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2.每年用于民间绘画艺术发展工作的经费,均从非遗业务经费及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服务经费中列支,且实报实销,专门用于画乡建设,开展人才队伍培养、培训、展览、交流、宣传等工作,支持画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加大民间绘画艺术进校园工作的补助力度,结合工作实际,让民间绘画艺术家申报每年进校园的活动计划,每年按季度量化考核的方式给予经费补助。每年年初制定“进校园方案”“服务项目清单”联合区教体局、八个街道办事处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如:今年年初制定《2022年官渡区非遗进校园实施方案》《官渡区非遗进校园(社区)服务项目清单》中即有民间绘画项目,对接各学校,按需求安排民间绘画代表性传承人定期进校园精准辅导、培训,培养新生力量。

4.整合利用现有民间绘画博物馆,设立有民间绘画艺术培训中心,组织培训、民间绘画作者适时带着作品前往培训中心进行交流,专业老师点评;逢寒暑假亦可前往培训中心集中创作,王刚老师现场指导;民间绘画博物馆常年对民众免费开放,并适时更换绘画作品。

5.鼓励民间艺术家开设个人工作室,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和激励政策。如:陆桂明、李水仙2位民间绘画代表性传承人均开设有个人工作室。每年参加非遗联展、民间绘画进校园(社区)等活动后都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四、高位统筹,联合区属相关部门,共同致力民间绘画艺术发展工作

(一)区委宣传部答复意见

1.积极推进官渡区重点文化活动。一是为进一步提升官渡文化品牌影响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筹备开展具有官渡特色、符合时代潮流、展现官渡文化底蕴的“古渡文化节”,通过深挖官渡历史文化内涵,结合当下文化发展趋势,多维度打开文化圈层,与市民群众及游客朋友共享古韵官渡的文化美丽,为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供助力。与此同时,依托宝丰湿地公园,聚焦打造既有文化内涵又有生态理念的打卡点,践行“昆明宣言”,向世界展示生态宜居的春城形象。二是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丰富六甲辖区群众文化生活,用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思想阵地,进一步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来充分展示六甲街道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为建设“和谐六甲”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策划开展“官渡区六甲首届文化艺术节”。

2.积极搭建平台,助推民间绘画、书法、摄影等作品转化为经济效益。区委宣传部(文改办)与尚品书院文化艺术教育园区、芳华里创客青年文创园区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行对接,将专家严格遴选的民间绘画、书法、摄影作品放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用于展示,并对民间绘画、书法、摄影作品进行销售,助推相关作品转化为经济效益。

3.官渡区文创产品形象店项目正在处于前期准备阶段,该项目主要对官渡古镇阁楼-1装修改造,改造后以官渡区丰富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优质文创产品为载体,在官渡古镇阁楼-1一层至四层打造官渡区文创中心形象店。项目拟建立覆盖面广泛的文创产品销售体系及文化休闲体验中心,主要包括一层156.25㎡建文旅、文创产品体验店;二层51.84㎡建元宇宙体验馆;三层84.64㎡建闲云书屋;四层94.09㎡建休闲体验官、阁楼门庭前打造围棋广场,阁楼整体外围以灯光秀形式提现,定期配合区委区政府活动开展灯光秀活动。项目既有元宇宙、NFT等现代元素,也有非遗、金属工艺、面塑、民间绘画、陶艺、篆刻等传统工艺品的展示。通过项目的建设促进官渡大文创、大旅游融合发展,整合官渡区文创资源,完善文创生态链,让文创带动旅游。同时,打造官渡文化名片,做好官渡文化宣传,全面提升官渡区文旅价值,推进官渡区文创产业的全面发展。

4.区委宣传部(文改办)配合制定《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中“促进文旅健康产业发展”部分政策,包括引进重点文化企业、鼓励文化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打造。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加快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园区发展,不断推动官渡区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二)官渡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答复意见

官渡古镇二期占地约159余亩,现有62幢仿古建筑,建筑面积约8.5万m,景区分布有九转花街、妙象街、五朝宴街、状元街等步行街区,2010年官渡古镇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官渡古镇二期经营业态包含:餐饮、旅游工艺品,酒吧、非遗、名宿等。景区是以文化旅游产业、特色餐饮、特色工艺品、酒吧夜市、民宿客栈等业态的特色文化旅游街区,2020年景区接待游客202.1万人次,2021年接待游客519万人次,截至2022年7月景区接待游客290万人次。

2022年1月27日,我公司与原经营管理方昆明柯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解除协议》,根据协议约定,我公司自2022年1月1日对官渡古镇进行有序接管。目前我公司正在与多家有景区、商业运营管理经验的知名企业进行洽谈开展运营管理公司的招选工作。待招选工作完成后,运营管理公司将会结合官渡古镇二期的历史文化古韵对官渡古镇二期业态进行整体规划,打造民间绘画走廊、民间绘画街区等意见将会在下一步的运营管理思路中统筹考虑。

目前,我公司会根据区文产办、区文旅局或上级相关部门制定的非遗、文化项目扶持政策开展扶持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开展官渡民间绘画艺术展等相关活动的举办,为民间绘画艺术发展提供硬件条件支持及服务保障。对民间绘画艺术进行宣传推广,营造古镇的文化氛围,提高广大群众对官渡民间绘画艺术的认知度。

李艳、武昱辰委员,感谢您们对官渡区民间绘画艺术发展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您们一如既往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一如既往为此项事业倾尽全力,提升官渡区民族民间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感谢您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2年8月11日

主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云秀路2898号官渡区国投大厦1号楼6楼   联系电话:0871—6717373

运维单位:昆明信息港 0871—65390101  昆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滇ICP备19011957号-1   网站标识:5301110005   网站地图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