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十年】官渡区自然资源局:科学规划 引领昆明城市新中心建设
近十年是官渡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十年,同时也是官渡区规划建设昆明城市新中心的重要十年。十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官渡区全面健全空间规划体系,强化土地资源要素保障,规范项目的规划审批管理,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和景观风貌,提升完善城市功能,为官渡区建设昆明城市新中心奠定了重要的规划基础,向官渡区和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全面查清了全区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各类土地资源家底。在2009年和2019年,按照全国工作部署,官渡区开展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调查),期间每年度开展了土地变更调查,全面查清了官渡区国土利用状况,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提供重要基础。以2019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为例,官渡区历时3年,295名调查人员先后参与,汇集调查图斑4.5万个,形成官渡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并进行主要数据公布,全面客观反映了官渡区国土利用状况,深入分析官渡区发展变化趋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官渡区范围内(不含托管区域)现有建设用地约100平方公里,约占官渡区陆地面积的77%,基本实现了城镇化建设。
科学推进各类规划编制工作,健全完善空间规划体系。近年来,官渡区严格按照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创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法,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科学制定城市规划,构建了以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为核心,城市设计和研究性规划为支撑的空间规划体系,通过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发展。2010年,官渡区编制完成《官渡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共同成为指导全区规划建设的重要总体规划,为全区各项建设提供重要法定依据, 2020官渡区启动了《官渡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整体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官渡区开展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梳理工作,实现了官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规划成果于2015年获市政府批准实施,成为官渡区各类城市建设活动的直接依据。为进一步指导各领域的规划建设活动,官渡区开展了系列专项规划,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法定规划体系。
研究初划官渡区三区三线方案,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按照国家、省市工作部署,官渡区与2020年开展“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依托现有城市空间肌理,基于现状建设用地和人口规模,加强对资源环境承载的硬约束,构建科学合理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初划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211公顷,生态保护红线3262公顷,城镇开发边界12260公顷,划定方案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按程序上报审查,通过三区三线划定,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细化管控要求和配套政策,推动空间治理由指标管控向质量管控和功能管控转变。
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强力支撑昆明城市新中心建设。在上位相关规划和相关管控要求的指导下,官渡区结合昆明城市新中心的定位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区域开发重点,合理设置城市发展核心轴和功能区,科学构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方向的城市功能空间布局,整体构建“一轴六片区”的城市功能和产业空间格局。打造飞虎大道昆明城市新中心发展轴,形成巫家坝总部商务功能区、特色文化体验功能区、螺蛳湾国际商贸功能区、滇池生态休闲会展功能区、金马科创健康功能区、都市时尚消费功能区六大功能片区,支撑城市新中心建设。同时加快完善昆明火车站、昆明东站铁路交通枢纽、菊花村综合交通枢纽、地铁宝丰枢纽站和南部汽车客运站交通设施建设及周边用地布局,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此外,官渡区发挥自贸区主战场优势,优化各类功能空间承载对外贸易、商贸服务、会展经济、临空经济等开放型经济发展,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开放高地,建设开放发展引领区。
加大土地收储供应力度,有力保障各类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建设需求。土地收储和供应工作与城市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息息相关,官渡区在保障片区内交通、水务、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市政公用等社会公益性项目用地需求的同时,兼顾经营、地产类项目用地需求,稳步推进土地收储供应工作,通过提前谋划、统筹协调建设用地征转报批,加快土地征迁及收储速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同时,全区加大对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全面梳理了各类批而未供用地,同时结合规划建设实际,逐年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的处置工作。
开展重点项目和片区规划审批,规范各项城市建设活动。在规划审批和规划管理工作中,官渡区紧紧围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需要,主动与服务对象对接相关工作,规范推进项目规划条件、选址意见书、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及规划核实等审批工作,年均办理各类规划许可等审批200余件,保障官渡区各项建设活动的稳步推进。同时加强对重点片区重要项目的审批审查和上报工作,包括片区控规修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重点片区城市设计,确保片区和地块的开发强度、建筑高度等控制指标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建筑风貌、样式、颜色等管控要素与省市相关要求相吻合,构建整体统筹协调、凸显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
持续优化城市景观风貌,提升城市新中心的整体形象。近年来,官渡区结合打造昆明新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高标准提高城市设计品质和规划建设水平,高质量开展好城市设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等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同时落实天际线管控要求要求,强化城市形态设计和品质提升,建立统一协调的城市轴线、城市天际线、城市文脉、城市风格和色彩,突出人文特色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塑造城市特色形象。落实生态园林城市、公园城市等建设要求,统筹推进公园、绿地、景观、环湖绿道等设施规划建设,拓展城市生态休闲空间。构建环境要素统筹协调、景观风貌和谐统一的城市形态,全面提升昆明城市新中心的整体形象。
十年时间,官渡区逐步成为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GDP、常住人口规模位居全省首位,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先后斩获了胡润中国最具有投资潜力区域、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奖强区等称号,这十年是官渡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充满挑战的十年,也是官渡区规划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展现新气象的十年。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昆明市委市政府精准且科学的明确了官渡区作为“昆明城市新中心、综合枢纽重要承载区、开放发展引领区”的总体定位,为官渡区规划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区自然资源局将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将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与官渡规划建设实际相结合,高标准建设昆明城市新中心、综合枢纽重要承载区、开放发展引领区。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持续做好土地供应工作,保障城市建设活动;进一步提升规划审批业务水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持续做好自然资源管理执法工作,提高自然资源的规范利用水平。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熊楠 邬艳芳,区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