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研教材 砥砺深耕新课堂——官渡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各学科开展教材培训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为了引领广大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探索育人新课堂,助力官渡区小学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2023年2月13日~2月17日期间,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围绕“凝心聚力研教材 砥砺深耕新课堂”主题开展了2022—2023学年下学期各学科教材培训。各学科共24场培训,全区公民办小学共有5596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语文教研员王亚妮、龚桥花老师以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颁布了后迎来的“大变革”为话题开启了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材培训。如何用新课标理念,重新解读统编教材?如何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上好语文课?她们及其团队从课程总目标、年段目标、册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框架结构、重难点、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引导老师们深入领会和挖掘新理念、新方法,为一线教师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
数学教研员谭傲菡、黄金华老师聚焦“双新双减”,围绕新课标解读、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及建议以及评价改革五个方面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两位教研员基于新课程、新课标从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的变化,介绍了官渡区“双中心 一目的”的课堂教学理念,并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特点进行了解读。紧扣“评价改革”,分析我区参加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的整体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解读我区推行的过程性质量检测中solo分类评价的方式和意图,启发老师们思考:从学科建设角度实现我区教育质量提升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将来会怎样?
英语教研员梁馨月老师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课程总目标引导老师们了解新课标新的主题理念,同时结合三年级下册的教材,剖析了学科教学中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为全区教师的新学期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北清实验学校的李韵老师详细分析了五年级下册对话课教学的步骤、任务教学的实施以及强调学生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创新迁移具体操作办法。子君中心的吕俊禹老师聚焦对话教学中的情景创设,结合四年级的教材分析,引发教师在对话教学中思考什么是“真实的对话”,如何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以及表达真实情感。
小学科学教材培训从三方面展开:结合新课标准备2023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要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经验分享,以及本学期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研员李燕老师做我区2017年和2020年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结果对比分析,帮助老师们了解科学学科参与国测后学校、师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剖析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要求。北清实验学校科学教研组屠檬琳、施钰、李景丽三老师分别从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作业设计和评价三方面为做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经验交流,为老师们提出了建议:从课标入手,明确大方向,熟悉教材编写思路,要有大单元,大板块的意识;多开展探索教研活动,让孩子建构科学概念,精准把控实验过程;科学作业的分层设计能体现个性化和层次性特点,跨学科融合可以更好关注实践性、探究性和可操作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分3个学段进行了教材培训。教研员史赢丽老师带领云大附属星耀学校小学部张思宁老师、萃智海伦学校张籍元老师对一至六年级教材进行了解读。核心素养培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标识,三位主讲老师重点从“核心素养”培育对这一视角对教材进行了层层剖析,借助经典的教学案例,引导老师们认识道德与法治学科所承载的核心素养培育价值,探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优化策略: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做到有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增加学生活动的深度体验和感受,让教育教学活动更加深入孩子的心灵。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还在探索的路上,大家一起“起而行之”,新课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落实定能形成实效。
艺术学科通过观看课例,针对新课标下音乐、美术课堂的教学思考进行两个学科的分段研讨。音乐学科由南站小学王敏达老师主持。观看南站小学徐波老师执教的《你说它是啥东西》和优质课《打麦号子》。由小板桥中心学校黄萌、关上实验学校李晓芳、东站实验学校陈大红三位分享教师围绕“三新一旧”主题,暨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旧教材,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渗透新课标理念,体现以生为本展开剖析。三位老师从导入、突破重难点、拓展延伸三个部分,结合课例以及实际教学进行分析。最后,王敏达老师再次带领大家梳理新课标,加深老师们对新课标的理解与运用。中小学美术学科教研活动由南站小学丁燕老师主持。主要内容为观摩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郭华老师执教的优秀教学案例《画家笔下的色彩》, 并邀请了云大附属会展学校潘肖娜老师、曙光小学黄竹兰老师和民航路小学董蔚青老师作为分享专家,带领区内中小学美术教师立足“双中心,一目的”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以学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研讨,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情境创设等方面展开了细致而有效的解刨式教学观察。活动最后,大家各抒己见,在思维的碰撞中促进自我专业的成长。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相信老师们会带着新理念,以新课标为引领,扎实推进教材的规范使用,促进新课改理念落地课堂。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将学习的触动化为思考、思考化为行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实现官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