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官渡区第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72132号建议答复的函
李文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社区工作者的发展前景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根据民政职能职责,关于“探索形成社区工作者职业晋升长效机制”的建议,目前区级层面相关政策如下:
一、建立四档十七级岗位补贴增长机制
2018年,官渡区印发了《官渡区社区工作者工作岗位补贴标准(试行)》(官政发〔2018〕20号)文件,根据职务、学历、任职年限、专业水平等因素,实行四档17级阶梯式自然增长机制,社区工作者岗位补贴约4500—7500元/(人.月)(含养老、工伤、生育、失业以及医疗保险)。每年区级财政投入经费近8000万元,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工作积极性,有效保障社区队伍建设的稳定。
二、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
2020年,官渡区印发了《官渡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修订)》(官办通〔2020〕26号)文件,进一步推动基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规范社区管理、提升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提高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同时对连续工作满3年且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在岗城市社区工作者或连续在城市社区任正职满9年的社区正职,按照5%的比例购买住房公积金,进一步调动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积极性。近年来,区委组织部每年坚持协调区人社局等部门,拿出一定数量的编制,针对社区干部定向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让社区干部工作有奔头。2023年,区民政局将配合区委组织部加快出台《官渡区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的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优化激励政策,以多样化手段激励队伍干事创业,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三、加大社工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开展社区工作者异地能力提升培训。2020年,官渡区与成都市金牛区就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每年投入近40万元组织了130多名优秀社区工作者参加成都市金牛区能力提升培训,进一步开拓了社区工作者工作视野,提升了社区工作者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为适应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的需要,官渡区每年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用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社区工作者,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为社区治理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强化社区治理人才基础。三是搭建社工人才培养平台。2019年9月,全省首家社会工作学院成立开班,采用“1+7+N”人才培养模式,为全区社会建设、治理工作培养人才。截至目前,汇聚省内外社会治理专家50余名,开设课程80余节,培训人次达到4000余人次,通过开展社会工作督导和社区营造师人才培养,培养了84名兼具理论知识与实务能力的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为官渡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力保障。四是加大社会工作者考前培训力度。近年来,官渡区每年通过“线上+线下”的培训方式,积极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培训,不断提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通过率,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水平。同时对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给予职称补贴,获得初级社工师每月补贴200元,获得中级社工师每月补贴400元,获得高级社工师每月补贴600元。截至目前,全区99个社区累计共有739人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书,其中初级622人,中级117人。五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拟定于2023年6月组织社区“两委”干部、专业社工人才采取理论+实地观摩形式进行培训,推动官渡区青年人才党支部学院、社区干部学院对社区后备力量的培养,为社区治理做好人才队伍保障。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杨妮 0871-67210221)
昆明市官渡区民政局
2023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