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大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服务相关信息
官渡区大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服务信息
一、主要开展业务
外科:诊疗各类外科常见疾病,开展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疝修补术、单纯痔切除术、肛瘘瘘管切开术、外伤清创、各类四肢骨折的手法复位术、骨折切开内固定手术、浅表肿物切除术,眼角膜异物取出术、包皮环切术、腋臭切除术等。
全科医学科(内、儿科):开展内、儿科多种疾病的诊疗,开展慢性病管理,以及驾驶员体检、健康体检。
妇产科:开展生殖系统常规疾病诊疗、无痛人流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产前筛查、新生儿技术服务、产后康复治疗。
眼科:开展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口腔科:开展各类口腔疾病治疗、正畸等服务。
中医康复科:开展推拿、针灸、中医方剂等服务。
药剂科:根据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各项药事服务。
超声科:开展心超、血管超声及腹部超声等各项超声检查业务。
放射科:开展CT、DR等各项检查服务。
公共卫生科:(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2) 健康教育;(3) 预防接种;(4) 儿童健康管理(5) 孕产妇健康管理(6) 老年人健康管理(7)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8)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10)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11) 中医药健康管理(12)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13) 卫生监督协管:(14) 重大公共卫生项目(15) 免费发放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16) 免费发放避孕药具(17) 死因监测
主要医务人员情况: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3人,占全院总人数的85.4%,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3人。
二、门诊、急诊服务时间(含节假日)
内外儿科 | 24小时 |
妇产科 | 24小时 |
放射科 | 24小时 |
超声科 | 24小时 |
检验科 | 24小时 |
眼科 |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3:30-17:00 |
中医康复科 | 周一至周日上午8:30-12:00,下午13:30-17:00。 |
口腔科 | 周一至周日上午8:30-12:00,下午13:30-17:00。 |
预防接种 |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3:30-16:00(所有人群);周六上午8:30-12:00,下午13:30-16:00(不包含3岁以下儿童) |
围产本办理 |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 |
健康证办理:
1.体检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在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下午1:30-4:30在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部一楼。
2.办证时间: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在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部一楼。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3.取证时间:每周二上午 8:30-11:40、周五上午 8:30-11:40下午1:30-4:40健康证领取在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号窗口领取,请按时领取,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4.体检不合格者请于一周内申请复核。复检不合格者不予发证。。
5.办证材料:身份证原件;大板桥辖区内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大板桥辖区内的单位用工证明(证明必须写地址并加盖单位或店铺的红色印章)。
三、门、急诊就诊流程及注意事项(详见附件1)
四、住院流程及注意事项(详见附件2、3)
五、影像、超声等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超声检查流程、报告获取时间及方式
1. 登记,患者持门诊医师开具超声检查申请单到收费处交费后,在超声科门诊登记台登记,分诊人员给予普通号或急诊号,对急诊号患者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并告之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及相应的准备工作。
2. 检查:门诊超声检查室优先呼叫急诊患者,检查医师应严格遵循查对制度及医嘱对患者进行详尽、细致的检查。对于疑难病例要及时请上级医师共同会诊;对于危重患者检查时,应由经治医生陪同,随到随查。
3. 报告获取时间:检查结束后,检查医师及时出具诊断报告,急诊报告发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 分钟,一般报告发放时间不超过30分钟。
4. 报告发放方式:门诊急诊报告由患者或其家属在检查结束后取回;住院纸质报告由患者家属取回或由超声科指派专人送达。
注意事项:患者在拿到超声检查申请单后需要查看自己的具体检查内容。实际上,有很多患者到超声科检查时,根本不找到自己需要检查的部位,做好检查前的准备,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间询超声分诊台。以下为常见的检查注意事项:
1. 超声检查应安排在内鏡(胃肠镜)、钡餐及胆道造影检查之前。同位素及 x光钡餐检查后须 3 天后,胆道造影 2 天后方可 B 超检查。由于会受到胃肠气体干扰,即使空腹准备,下午也不宜做上腹部超声检查。
2. 腹部超声检查应在上午空腹进行,包括肝脏、胆囊、胆管、胰腺、腹膜后、腹腔大血管等,检查前禁食禁饮 8 小时,婴儿应该在检查前 3 小时禁食[3]。检查前三日禁食,对于一切易发酵的食物,如豆制品、牛奶、面等。检查前一日的晚餐应进少渣流食。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胃肠道胀气、胆囊收缩而影响观察。
3. 经腹检查膀胱、前列腺、精囊、输尿管结石、子宫附件应憋尿后进行。患者应在检查前 1-2 小时,饮水 500-1000 毫升。
4. 经直肠检查前列腺及精囊前应排便排尿;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附件,应排便。
(注:对于月经期、未婚者、晚孕引产及产褥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恢复期内、病变部位较大或远离盆腔、其他妇科不适宜情况不建议做经阴道检查);未婚者可经直肠检查子宫附件,应排便。
5. 一般情况下,妊娠中晚期胎儿、肾脏、脾脏、眼、甲状腺、乳腺、四肢血管及成人心脏等器官检查时不需做特殊准备。如无特殊情况(昏迷、严重外伤等)患者宜穿宽松服装就诊。做颈部超声检查(包括甲状腺、颈部血管等)不要佩戴项链等饰物。
6. 超声造影一般不需特殊准备,但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检查。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意见在检查完患者后 1 小时内发出报告(疑难病与特殊检查者除外)。在此期间,患者应尽量不要远离诊室。另外,由于医学科学的特殊性和个体差异性,有可能部分患者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所以患者检后需观察至少 15 分钟才可离开,如感心慌、胸闷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生。
7. 历次检查结果单都应妥善保管,以利前后对照。
综上所述,超声流程和相关事项大致如上,希望患者能积极配合超声科的临床工作,以便我们更好的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质量。
(二)放射科DR检查操作流程、须知、注意事项
1. 审阅检查申请单: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病区及收费情况;详细了解观察患者的病情,明确投照部位和检查目的。
2. 机器设备检查:按检查申请单的检查要求,确认机器的功能运行情况。
3. 确定摄影位置:一般根据医嘱用常规位置投照。如遇特殊病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征求申请医师的意见后摄取其他位置,如切线位、轴位等。
4. 报影前的准备:向病人告知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准备怀孕的女性,孕妇等特殊人群不宜做胸片检查。如必须检查,应做好必要的防护,去除金属装饰等对拍摄部位可能会造成伪影或造成遮挡的物件,以免妨碍影像学诊断,比如胸片检查时应去除项链、玉佩、纽扣、拉链、胸罩,换掉有装饰的衣服,故拍片时建议穿无纽扣、拉链的棉质衣服,如秋衣、秋裤等;
5. 患者检查信息选择:从网络系统录入当前检查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摄影技术或器官程序选择。
6. 安置患者:引导患者进入检查室并安置于检查床上(或探测器前)、
7. 患者动作训练:根据报影要求指导患者做好屏气等动作训练,要求患者尽量配合,机器曝光时身体避免移动。
8. 摆体位、对中心线: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为原则,依照检查部位及检查目的,摆好体位;调整中心线、照射野和焦片距等投照要素。
9. 做好患者的放射防护,部分患者必需其他人员陪护时,应同时做好在场陪护人员的防护。
10. 曝光:关闭防护门,再次确认病人状态及各项曝光技术条件无误后,曝光,在曝光过程中,密切注意各仪器仪表的显示情况及病人状态。
11. 后处理曝光结束后进行图像的后处理,确认无误后协助患者安全离开检查床,同时告知检查结果领取时间和方式。
(三)放射科CT检查操作流程、须知、注意事项
1. 放射科CT检查操作流程、须知:
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生成人体内部的横断面影像。CT扫描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下面将介绍CT扫描的整个流程。
首先,患者需要预约CT扫描。通常在医院的影像科或者放射科进行预约。在预约时需要告知医生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就诊目的,以便医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安排适当的检查。
在预约的当天,患者需要前往医院进行准备工作。首先,患者需要在检查前几小时空腹,避免饮食。这是因为胃部或肠道内的食物和气体会影响CT图像的质量。
接着,患者可以到达医院的影像科或者放射科。在这里,患者将会接待登记,并填写一些与身体状况和病史有关的问卷。
完成登记后,患者将会被送到CT机房。在进入CT机房之前,患者需要脱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首饰、钢扣、钥匙等,以免对检查结果产生干扰。
在CT机房内,患者将会看到一台大型的圆柱形机器。医生和技师将会对患者进行检查的具体操作说明,并询问患者是否有对造影剂过敏的情况。如果需要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造影剂,医生将会安排相关步骤。
在准备好后,患者被要求躺在一张宽敞且舒适的扫描床上。医生和技师会通过一台控制台与患者进行交流,以支持患者在整个过程中的舒适感。
CT扫描开始时,扫描床将会平稳地滑入CT机器的环状通道内,而医生和技师则会到附近的操作室中,通过监控摄像头观察患者,并始终保持与患者的联系。
在CT扫描过程中,CT机器将会发射大量的X射线,并通过不同角度的旋转来扫描患者的身体部位。这些X射线会被患者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吸收,而扫描床会根据机器的指令自动移动,确保全面覆盖扫描区域。
整个CT扫描过程大约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患者需要保持呼吸平稳,并按照技师的指示调整体位和保持稳定。
完成CT扫描后,扫描床将会平稳地滑出CT机器的环状通道。患者可以重新穿上衣物,然后返回休息室等待结果。
CT影像将由专业的放射科医生进行解读和分析。医生会根据CT影像提供详细的报告,并向患者解释结果。这些报告将被记录在医疗档案中,供临床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总而言之,CT扫描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技术,可用于诊断和监测疾病。通过准备、机器设置、扫描过程和结果解读等环节的有效协调,CT扫描流程可帮助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效的支持。
2. 放射科CT注意事项:
(1). 去除金属物品:去除检查部位的金属物品,避免金属干扰,产生伪影影响图像质量。
(2). 适当憋尿:盆腔CT时适当憋尿,膀胱充盈更利于影像清晰。
(3). 空腹:腹部CT或增强扫描时尽量空腹4小时以上,避免气体等干扰影像。
(4). 辐射防护:CT检查有一定的辐射,需防护;备孕期、孕期、哺乳期、婴幼儿需慎做。
(5). 备孕期、孕期、哺乳期、婴幼儿需慎做:需要避免反复重复检查。
(6). 排除过敏等因素:增强CT检查前需要排除造影剂过敏、严重肝损伤、心、肺、肾功能不全患者、孕妇需慎做。
(7). 医生指导:CT检查特别是增强CT检查,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四)放射科DR、CT报告获取时间。
急诊、危急重症患者:30分钟以内
普通门诊患者:60分钟以内
普通住院患者:60分钟以后
特殊检查(如造影、增强等):24小时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