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督察反馈的50-17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公示表
整改落实情况公示表
公示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8日
反馈(投诉)问题 | 昆明市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推动不力,主城区雨污混流问题突出,污水溢流影响滇池水质。(50-17) |
整改目标 | 统筹推进城市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2022年12月底前整治完成雨污混接、错接点4455个(包含城中村、老旧小区)的80%以上。2023年12月底,主城区污水溢流进入河道对滇池水质造成影响的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
整改措施 | (一)按照“退、减、调、治、管”的总体要求,属地政府及昆明排水公司应结合排水管网日常管理和巡查工作,全面排查梳理主城区和环湖截污管网现状,形成问题清单,及时上报市级牵头部门。其中,昆明排水公司负责所管养范围内排水管网;属地政府负责辖区内未移交排水公司管养的排水管网。 (二)2021年12月底前,编制《昆明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成立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推动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昆明排水公司统筹负责市政主干管网的改造提升工作,属地政府统筹负责市政支次管网及附属设施和庭院小区管网的改造提升工作,确保于2022年12月底前,昆明主城区284个城中村、997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任务完成70%以上,4455个雨污混接、错接点完成整治80%以上;于2023年12月底前,昆明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工作力争取得明显成效。 (三)加强环湖截污工程建设和环湖10座水质净化厂运行管理,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能,出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 (四)2023年12月底前,完成第十五水质净化厂主体工程建设,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主城区污水溢流进入河道对滇池水质造成影响的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五)强化滇池流域环湖乡镇、村庄污水管网配套建设。2022年12月底前,完善由主管、支管、毛细管构成的污水收集管网,基本实现环湖城镇生活污水和农户卫生间污水、厨房废水、畜圈污水、洗衣洗菜废水等“四水”应收尽收。 |
整改主要工作成效 | (一)按照“退、减、调、治、管”的总体要求,属地政府及昆明排水公司应结合排水管网日常管理和巡查工作,全面排查梳理主城区和环湖截污管网现状,形成问题清单,及时上报市级牵头部门。其中,昆明排水公司负责所管养范围内排水管网;属地政府负责辖区内未移交排水公司管养的排水管网。 落实情况:一是按照市住建关于印发《昆明市主城区排水管网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区实际,编制了《官渡区地下排水管网排查工作方案》,完成了官渡区市政排水管网普查1556.022公里,庭院小区1980.562公里,数据已提交排水公司形成了“昆明市排水管网一张图”。二是为使辖区内未移交排水公司管养的排水管网得到及时养护,2021年8月25日官渡区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办公室2021年第5次主任会议通过了《关于委托云南睿建工程有限公司为官渡区未移交市政排水设施日常维护及应急抢险单位的请示》。按照会议要求,2021年12月16日官渡区住建局与云南睿建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官渡区地下排水管网设施运维和应急处置项目委托协议》,由睿建工程有限公司对官渡区市政地下排设施进行应急维护和应急抢险工作。睿建公司承接后,加强技术力量、加大设施设备和人员投入,认真做好未移交排水公司管养的排水管网养护维修任务。 (二)2021年12月底前,编制《昆明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成立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推动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昆明排水公司统筹负责市政主干管网的改造提升工作,属地政府统筹负责市政支次管网及附属设施和庭院小区管网的改造提升工作,确保于2022年12月底前,昆明主城区284个城中村、997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任务完成70%以上,4455个雨污混接、错接点完成整治80%以上;于2023年12月底前,昆明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工作力争取得明显成效。 落实情况:结合《昆明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官渡区于2022年5月制定下发了《官渡区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实施方案(2022-2023年)》。为全面统筹积极推进该项工作,成立了官渡区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各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同时,结合官渡区实际情况及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制定细化工作实施方案,领导小组下设二环内(含关上片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指挥部及二环外(不含关上片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指挥部,分区分步推进工作。 按照昆明市贯彻落实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督查报告整改目标,官渡区需完成87个城中村、369个老旧小区、899个混接错接点改造。官渡区分为二环内、外和关上片区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于2021年11月启动实施,截至目前已完成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369个(完成率100%)、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87个(完成率100%)、混接错接点改造899个(完成率100%),圆满完成市级下达任务。完成朝阳路、黎明路等106条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完成主干管、支次管等管涵79公里,已完成螺蛳湾、世纪城、海伦堡片区等1298个庭院小区雨污分流改造。目前正在进行工程查缺补漏及收尾工作,2023年底将按时完成市、区两级下达工作任务。 (三)加强环湖截污工程建设和环湖10座水质净化厂运行管理,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能,出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 落实情况:以“区收集、区转运”和“街道收集、街道转运”的模式,以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为处置目标,认真做好、做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清运及处置)工作。官渡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1800吨,官渡区辖区内无垃圾处置厂及焚烧发电厂,辖区内的生活垃圾全部运往相邻的垃圾处置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分别运往空港垃圾焚烧发电厂(昆明三峰再生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呈贡垃圾焚烧发电厂(昆明丰德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海口焚烧发电厂(云南云南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五华焚烧发电厂(昆明鑫兴泽环境资源产业有限公司)等进行无害化处理。2021年—2023年11月共清运、处置生活垃圾182.08万吨,生活垃圾清运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四)2023年12月底前,完成第十五水质净化厂主体工程建设,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主城区污水溢流进入河道对滇池水质造成影响的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落实情况:结合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完成朝阳路、黎明路等106条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完成主干管、支次管等管涵79公里,已完成螺蛳湾、世纪城、海伦堡片区等1298个庭院小区雨污分流改造。目前正在进行工程查缺补漏及收尾工作,2023年底将按时完成市、区两级下达工作任务。通过雨污分流改造使雨水、污水各行其道,极大地降低了城区污水溢流进入河道对滇池水质造成影响。 (五)强化滇池流域环湖乡镇、村庄污水管网配套建设。2022年12月底前,完善由主管、支管、毛细管构成的污水收集管网,基本实现环湖城镇生活污水和农户卫生间污水、厨房废水、畜圈污水、洗衣洗菜废水等“四水”应收尽收。 落实情况:1.官渡区结合实际梳理并实施矣六下片区及福保片区村庄排水系统完善工程,完成前期并开工建设,其中:六甲街道涉及的新河村及福保村按照村庄位置分作3个标段,目前新河村标段已完工,福保东、西两个标段正在收尾,3个标段合计完成投资约4250万元,完成形象进度98%。矣六街道涉及渔村、关锁、矣六、自卫、王官(含回龙村、大罗家营、小罗家营)、塔密(杜家营小组)6个社区14个小组,按照村庄位置及投资分作5个标段,目前8个村小组已完成,6个村小组正在收尾,5个标段合计完成投资约13528万元,完成形象进度96%。两个片区共计完成投资约17778万元,形象进度97%,正在加快项目收尾,计划2013年12月底前全部完工。结合路网建设,官渡区2021年至今建设排水管道36.38公里,进一步完善了排水管网配套设施。 2.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为做好全年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印发了《官渡2023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一是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积极宣传引导农户使用有机肥,截止2023年11月,累计推广使用有机肥1980吨,推广物理黄板4.6914万张,实施无公害播种面积3217.5亩。二是推进科学施肥用药。认真开展田间农药调查监管,截止2023年11月,实施田间生产用药情况调查10次,开展农药田间调查215个,未发现高毒高残留农药及限制使用农药的情况。三是加大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开展农药日常监管,截止2023年11月,检查农药经营户10户,通过监管检查措施的落实,农药经营户进销货台账进一步规范,查验的农药与登记内容相符,未发现禁止销售和限制使用农药的经营行为,通过线上线下指导培训云南省农药数字平台的使用共计70人次,备案农药经营上岗证培训机构并同步报送市级进行备案,共计2家;组织农药经营户进行云南省农药数字监管平台使用培训,共计58人次。抽检农药产品3个,检验合格。积极配合市级相关抽检肥料样品2个,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要求,抽检2家企业,1家企业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1家企业电话与营业执照注册地均未联系上。四是广泛宣传引导,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挂图、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微信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禁限用农药目录,严格控制农药经营户销售禁限用农药。向农户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指导农户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入田间地头,为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奠定基础,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截止2023年11月,开展安全用药、科学施肥等培训2期,培训人次34人次,群众科学安全用药施肥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对涉农社区进行农业生产指导培训,共计518人次。据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22年,农药使用量23吨,化肥施用量433.24吨,均同比负增长。预期2023年农药和化肥使用量继续实现负增长。 3.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有序推进滇池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工作。针对滇池流域农业提升改造,成立我区滇池流域农业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提升改造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开展土地流转经营权、农业设施产权登记和抵押贷款工作,积极探索解决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融资问题,鼓励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等方式,进行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经营模式,推广种植经济价值高、绿色有机的农业产品,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业产值,增加群众收入。2023年,共4家企业申请办理土地流转经营权证,颁发证书12本,办证面积2646.45亩;2家企业申请办理农业设施产权登记证,颁发证书2本,登记设施面积1247.71亩。二是全面落实滇池环湖路临湖一侧退花退菜工作。根据《官渡区滇池环湖路临湖一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六甲街道流转至区国投公司经营管理的耕地,由区水务局牵头开展水稻、小麦、草莓等农作物绿色有机种植。通过上述措施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有效降低流域内农业面源污染。根据《昆明市财政局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23年第一批滇池环湖路临湖一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市级补助资金的通知》(昆财农〔2023〕24号)和《昆明市财政局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23年第二批滇池环湖路临湖一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市级补助资金的通知》(昆财农〔2023〕39号)的相关要求,资金文件分别涉及滇池环湖路临湖一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补助资金193.145万元和193.145万元,共计386.29万元,已按照土地流转面积1269.97亩进行市级补助,已将两批资金全部调整至六甲街道办事处。 |
责任单位、责任人及联系人 | 责任单位:官渡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责任人:赵秦 联系人:杨友媛 |
公示说明 | 现将该投诉问题办理情况进行公示,如有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官渡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渡区云秀路2898号官渡区政府2号楼3楼)。联系人员及电话:杨友媛,(0871) 67188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