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官渡区滇池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滇池保护治理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相关工作要求,编制《官渡区滇池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 规划基本原则
(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优先发展理念,积极向节约优先、自然恢复、休养生息转变,突出绿色发展吸引力。
(二)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正视问题,找准短板,精准发力加快补齐工作短板,补齐截污治污短板,推动滇池水质持续改善。
(三)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突出抓好流域系统治理,实行滇池流域“厂网河湖一体化”全要素治理,全面实施网格化精细管理,强化系统治理的整体效果。
(四)两手发力,强化监管。强化滇池保护治理监督管理,提升智慧管理水平,加大指导、督促力度,健全完善考核机制,跟踪问效、严格考核、严厉追责。
(五)多元共治,落实责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对问题、目标、措施等实施清单管理,确保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二、 规划总体目标
到2025年,官渡区滇池流域空间管控格局基本形成,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实施,湖泊生态缓冲带得到维持和恢复,入湖河道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外海国控点位水质达到IV类(COD≤40mg/L),以水生态保护修复为核心的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等要素统筹推进格局基本形成。
三、 规划主要内容
本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开展官渡区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全文共六个章节,从全区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基本形势分析、总体要求、重点任务、规划项目、目标可达性分析、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滇池保护治理进行高位统筹。
其中《规划》第一章主要阐述当前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第二章、第三章针对当下滇池保护治理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通过骨干项目谋划(第四章)以寻求问题解决途径,并通过论述项目对达成目标的支撑作用以分析目标可达性(第五章),最后在第六章提出过程中保障措施。
2024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