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2024年春季学期“小学期制”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
为切实落实《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小学期制的实施意见》、《官渡区2024学年春季学期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小学期制”培训方案》,进一步提升我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课程实施能力,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学前教研室按照文件要求提前谋划,精心筹备,于2月20—2月23日组织全区小学、幼儿园教师围绕课标解读、教材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课程实施分学段学科进行了培训。本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形式进行,各学科培训共21场,参训人数达10000余人。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一、三、五年级教研员龚桥花老师,二、四、六年级王亚妮老师分别对一至六年级语文教师进行了培训。龚老师采用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合力探究、现场启发思考等方式,让参加培训的教师真正学会解读教材、设计教学。王老师围绕主题“更新理念、明确方向、掌握方法、落实素养”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解读,并对上个学期语文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进行了质量分析,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参训教师共计2492人。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一、三、五年级教研员黄金华老师,二、四、六年级谭傲菡老师分别对一至六年级数学教师进行了培训。黄金华老师的研训主题是“以始为终”落实“教-学-评”一致性,谭傲菡老师聚焦“教-学-评”一致性、“双中心 一目的”课堂教学理念,两位教研员以课例为载体解读二者的内涵,分享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和路径。基于课标从学科本质一致性、整体性出发对教材内容、关键课例、作业设计、教学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并对学习成效进行了当堂检测。参训教师共计1636人。
【小学英语】
小学英语教研员梁馨月老师对2023年上学年的小学英语学科进行质量分析和试卷分析,结合新课标理念,渗透“双中心、一目的”教学理念,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民航路小学的张如春老师、佴家湾小学的夏令老师、南开日新学校的雷杨老师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心得,给现场教师提供了今后教学管理的努力方向。参训教师人数共计382人。
【小学科学】
小学科学教研员李燕老师对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和检测的结果从基本情况、评价方案、数据分析和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科学兼职教研员樊桦、周佳、范涛、王雷、周晋羽和屠檬琳六位老师分别对本学期一至六年级的教材进行了详细解读,给出了可借鉴和实施的教学建议。参训教师人数共计344人。
【小学艺术】
美术教研员杨芳老师和音乐教研员赵聆妤老师分别对一至六年级美术、音乐教师进行了培训。杨芳老师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为思考,以全区美术教师教学设计为载体,为中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确实可行的教学建议。兼职教研员纳婷、张梁老师老师从期末命题思路的转变及题型的变化等方面,关联新课标为大家就中小学美术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音乐学科培训活动以“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为主题。培训以“双中心一目的”教学理念为引领,在提供教材分析和教学指导的同时,给予教师们更多的思路和方向。参训教师人数共计723人。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马成老师以夯实体育教师驾驭课堂基本功,落地新课标课程理念及要求为重点,通过案例分析、解读文件和工作总结等方式,交流新课改、新课标、教学设计、高中体育学考和体育课安全、教研组工作等话题,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管理手段、教学评价和育人功能等方面,展开学科指导和经验分享。参训教师人数共计719人。
【劳动】
劳动教研员龚洪丽老师通过《听到劳动新课标在学校落地的声音——基于劳动实践的劳动课程与教学设计》和《学校劳动周设计》实例,让老师们了解到在整个劳动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中,可以通过学校因地制宜,因生而教的开发劳动教育资源,挖掘育人素材,以此来架构整个劳动教育课程。参训教师人数共计498人。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研员王豫韬老师将近期心理健康相关文件解读,明确了上级部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明确要求;然后对即将开展的2024年国家质量监测作了详细安排,就校园欺凌、课程开设、学习压力三个关键点作了教学指导。参训教师人数共计137人。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教研员付丽萍老师和肖瑛老师对我区公、民办幼儿园教师教师开展了《幼儿园课程与教师课程领导力》和《幼儿园集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专题培训,培训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付老师解读了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进入了研发“基于儿童经验的主题活动”的转型时期,强调教师要加强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关注各领域的阶段性核心经验来提升和保障教学质量,以实现“双中心、一目的”的教学转型课程改革目标。肖老师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们了解集中教育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价值和地位,转变教师们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参训教师人数共计4000人。
学无止境,方能行稳致远!在探索课程教学改革的路上,我区教师将以本次春季学期“小学期制”学段学科教学培训为契机,继续学习、领悟、践行新课标理念,不断探寻“双新”背景下课程实施及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和手段,努力打造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会为目的”高效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