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官渡区十届第三次会议第103099号 提案答复的函
杨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官渡区中小微企业外贸突破策略及政府支持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官渡区外贸政策制定出台情况
官渡区2024年5月13日印发出台《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政策措施中明确对官渡区中小微外贸业务扶持标准:一是扩大市场主体规模。支持内贸企业开展外贸业务,对首次开展外贸业务的企业同期贸易项下实际产生的成本性费用给予补助;支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机床、成套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二是提高产业外向度。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巩固壮大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和优秀产业园区;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布局海外仓,对投入运营满1年以上、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服务跨境电商企业5家以上的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运营企业给予补助。三是支持企业参展开拓市场。对企业参加境外举办展会、自办展会、开展经贸推介活动的展位费、展位配置费、场地费、国际航班往返经济舱和住宿费统筹给予补助。四是促进服务贸易集聚发展。发挥服务贸易要素集聚优势,对省级认定的服务贸易园区、基地给予补助。五是鼓励外贸企业提升品牌实力。对首次获得海关 AEO高级认证的企业给予补助。
二、目前制约官渡区对外贸易发展的瓶颈
一是从外贸依存度来看,官渡外贸依存度为10.66%,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3.8%,外贸对开放型经济的贡献度有待提升。官渡区虽有拥有自贸区昆明片区、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电子商务产业园、中老铁路等资源优势,但目前尚未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去同质化”成为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外贸产品竞争力不强,缺少产业链关联。官渡出口集中在家具及玩具、机电产品、钢铁及制品、陶瓷、塑料制品、纺织品等,集中以铁矿砂为主,资源性商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过高,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过低,其中官渡出口中机电产品占比为15.1%。此外,官渡贸易中大多数以成品贸易为主,中间品占比偏小,缺乏产业链关联。以贸易方式为主的关联方式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环境波动影响,同时被竞争对手替代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以产业链关联能够带来与往来国家更稳定的中间品贸易。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拓宽对外合作交流渠道
1.增强与领事馆的友好交流合作。借助辖区老挝、缅甸、越南驻昆领事馆优势,整合全区对外交流资源,支持外贸企业、会展企业、总部企业等经营主体完善法律、商务咨询等商务服务功能,主动承接涉外活动,策划多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2.加强与口岸的协同发展。利用官渡区与云南省19个口岸所在县(市)区签署《一体化合作协议》契机,促进本土外贸、会展、总部企业与口岸县(市)区开展招商联动,探索建立招商引资项目流转和共享利益机制,推动跨区域流转、集群化发展。开展产业链布局联动,共同谋划产业布局,探索“官渡总部+沿边生产”的合作模式,跨区域共建产业园区,共同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开展跨境运输联动,探索共建跨区域跨境物流体系,打造畅通高效的物流通道。
(二)推动开放园区提质升级
3.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国际贸易企业聚集园区。支持园区加强公共服务供给,聚集高能级贸易平台和主体。支持园区招引贸易型企业、资质办理、商检报关、物流运输、海外仓储、跨境电商企业等企业集聚。鼓励园区内企业设立、引进国际集采中心、营销中心、分拨中心、物流中心、贸易型总部等。鼓励具有国际服务能力的金融、会计、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入驻。推进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保税展销中心、国别商品交易中心。探索“保税展示交易”“9810+海外直播”等适合本地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三)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
4.发挥展会促进作用。依托中越五省市经济走廊合作会议、澜湄合作系列活动、东亚论坛等活动,支持本土企业举办各类展销会、购物节、文化交流节及高端论坛等,吸引国内供货商和生产厂家、境外采购商来昆达成采购订单。借助“南博会”品牌优势,举办南亚东南亚进口展销会。联动“南博会数字化平台”开展云展台、云论坛、云洽谈等活动。定期召开中国—南亚东南亚投资项目推介会。梳理重点境内外展会名单,每年召集片区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如进博会、广交会、边交会等展会,拓展海外总代理及经销商。
5.支持企业“走出去”完善市场营销网络。积极对接省级、市级驻外商务代表处、商协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对外商务代表处、联络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境外分支机构、营销网点,及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重点市场、重点区域建立国际营销网络体系。支持企业自行或与浩宏集团、建投物流、交投物流等物流或供应链企业在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等租赁或建设海外仓。支持企业建立外贸企业联盟、行业联盟。
(四)培育和发展贸易新业态
6.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高质量发展。积极对接省、市部门,尽快明确市场采购试点采取查账征收或核定征收的细项政策。运用市场采购省内组货全国通关模式,与省内外各口岸积极建立区域通关协调、合作发展机制,持续优化通关一体化模式,拓展“运抵直通”通关模式。通过明确市场监管方式、优化流程、完善配套服务等,鼓励更多本地企业参与市场采购贸易。建立“本土特色产业+市场采购”供应链,打造蔬菜、花卉等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的云南特色,打通预包装食品通过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通道。
7.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加大对跨境电商头部企业、平台企业、结算和物流等配套服务企业的招引力度。加强与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如亚马逊、eBay、速卖通、shopee、Lazada的合作,鼓励传统内贸企业转型外贸,并利用线上营销手段完成品牌化、数字化转型。积极向上争取,获取电子商务师培训资质。通过逐步叠加“跨境电商、农产品查验、退换货中心”等功能,进一步用好用活昆明市场采购贸易综合服务中心暨昆明新螺蛳湾海关查验中心。
8.培引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快培育本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积极对接省级部门推进“两亚通”、“亚易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认证及完善,支持外综服企业完善关务、税务、外汇等基础服务功能,拓展供需对接、供应链金融、品牌孵化等其他服务功能。赴宁波、杭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发布会,重点招引代理报关、收结汇、融资、退税等外综服企业。鼓励本地中小企业通过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开展代理业务。鼓励辖区内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外综服企业代办跨境收付汇审批提供便利。
9.聚焦重点特色加快发展服务贸易。融入昆明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力争形成一批官渡区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例”。依托官渡区辖区的国际旅行社,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和产品供给,拓展南亚东南亚跨境旅游市场。利用中老铁路等资源优势,带热入境旅游。联动中央法务区等载体,拓展同老挝、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在法律、医疗、教育、金融、商务咨询等特色领域合作。
(联系人及电话:代兴荣 0871-67161067)
2024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