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官渡区十届一次会议第103168号 提案答复的函
尊敬的李松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昆明市官渡区跑马山物流枢纽园区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关于加快建设昆明市官渡区跑马山物流枢纽园区的建议》提案中提出了在跑马山物流枢纽园区的建设中,充分重视并积极引入商协会等社会团体、周边片区各专业市场、民营企业等民间力量;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持续的技术升级和人才培养与引进等建议,对官渡区推进跑马山物流枢纽园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区委主要领导高屋建瓴,从产业闭环发展角度,提出“RCEP商贸圈”概念,以跑马山国际陆港项目配套螺蛳湾片区商贸城内贸、外贸企业聚集园区、自贸数字港、数字文旅产业园、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形成数字+物流+贸易的产业生态闭环,最终以商贸圈为基点,连线中老铁路,联通南亚东南亚市场。在此背景下,区内关于跑马山国际陆港项目各项谋划推进工作提速。我局结合区政府工作安排采纳相关建议并推动落实,现将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鼓励企业参与规划建设
为服务云南省、昆明市辐射两亚工作大局,更好的谋划、推动官渡区跑马山片区物流产业发展,官渡区在打造昆明跑马山国际陆港物流枢纽规划阶段,充分了解企业需求,鼓励企业参与规划建设。
(一)深入开展调研
为了确保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得到充分的听取和考虑,共同推动园区的科学规划建设,建立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沟通机制,主动开展市场接受度调研,充分掌握企业需求。区商投局结合日常招商引资对接洽谈,与企业交流跑马山片区产业定位、物流等级、开发强度、产业要求、开发节奏等内容。物流企业均认可跑马山片区作为城市级陆港物流枢纽的项目定位,基于区位空间及城市交通限制,根据企业建议将跑马山片区应定义为二级物流节点,以服务昆明城市仓储、物流配送、中老铁路保税仓储为主要功能。通过与企业就物流园区功能分区、片区规划、地块选择、投资方式、开发强度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明确了园区规划建设和统一运营管理方面的内容。
(二)促进企业融入规划体系
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跑马山片区物流产业规划,已多次推介跑马山片区并实地考察调研物流企业。前期已有中铁建第四规划设计院、海沧2家企业针对跑马山片区进行概念规划编制,均已形成初步概念规划成果。其中中铁建第四规划设计院规划建设面积2800亩,主要服务螺蛳湾片区及昆明城市分拣配送,打造城市二级物流节点,规划三个功能区,分别为冷链仓储区、物流分拣加工区、综合保税仓储区(含海关查验区),按照跑马山国际陆港物流枢纽项目统一运营管理,分区、分批、不同投资主体建设的原则排布投资建设节奏。此外,海沧自行委托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跑马山片区,规划建设面积2722.6亩,主要服务螺蛳湾片区、外贸产业、跨境电商,打造城市二级物流节点,规划6个功能地块,分别为冷链仓储物流区、南亚东南亚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多式联运中心、海关查验货场、保税加工区、加工生产区,按照分批建设、功能突出、分区衔接的原则设计跑马山跨境电商物流园区。
二、加强园区招商促进企业参与
为了进一步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区商投局不断加大招商力度,积极推介跑马山物流枢纽园区,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同时,注重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引进符合园区发展规划的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
我局根据前期对接情况和项目发展需要,初步梳理了《物流产业路径谋划企业库》清单,德邦物流、中国物流、中国供销集团、京东、顺丰、极兔、易商及易商深度对接企业:罗森便利店、多多买菜、京东的冷链模块、国药集团以及物流地产行业、综合物流运输行业、冷链物流行业、货运代理行业、物流信息平台行业的商贸物流行业企业。后续将根据项目实际推进情况和产业发展需求情况,及时联动各单位对接清单库内企业,争取符合项目产业方向和招引需求的企业和项目落地。
三、强化政策引领
(一)政策机遇。省、市高度重视中老铁路物流基础设施。云南省提出大力发展“三大经济”,亟需布局大型物流枢纽配套,昆明市已将王家营物流集聚区、桃花村物流聚集区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服务中老铁路货物中转及仓储物流,因桃花村物流聚集区距离相对较远,且开发建设周期较长,今年以来,昆明市逐渐增加对跑马山片区物流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关注度,去年11月市级领导到实地考察,为跑马山片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土壤。与此同时,官渡区正在向上级申请跑马山片区物流基础设施专债。
(二)加强政策引导。官渡区自2019年获批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市场采购贸易试点,2021年RCEP协议全面生效,2022年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以来,逐渐由外贸经济的末梢区域走向外向型经济前沿,成为云南、昆明辐射两亚的重要引擎,新螺蛳湾片区成为对外开放、辐射发展、联通内外的关键商贸圈。在此背景下,官渡区立足区位工业物流优势,通过政策引领抢抓本轮东部制造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发挥昆明优良的工业基础及原材料供应优势,致力于延长石化、冶金和新能源电池的产业链条,同时积极打造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等高精尖产业集群,承托配置服务于先进制造业的物流基础配套设施。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官渡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同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政策涵盖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政策宣传方面,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工作,确保企业能够充分了解并享受到政策的优惠和支持。同时,建立政策反馈机制,及时收集企业对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完善政策内容。
四、推进技术升级和人才培育
(一)促进技术水平提升。在园区建成后的运营阶段,官渡区将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应用,提升园区整体技术水平。大力支持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定期举办技术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分享最新技术动态和成功案例,促进园区内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园区与加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深度合作交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引导和支持园区内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项目,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技术改造项目的评估和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二)强化人才支撑。官渡区在园区运营中将不断加强人才培育,制定并实施人才发展战略规划,通过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措施提升园区人才竞争力。同时鼓励企业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一方面,大力实施精准引才。根据园区内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库,针对关键岗位和紧缺人才,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引才方式招引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人才培养与培训。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训体系,提升园区内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鼓励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或联合高校、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为人才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为人才提供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的机会,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为园区技术水平提升提供人才支撑。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统筹规划。根据片区概念规划及产业招引情况,继续申报调整片区规划性质。高位统筹跑马山片区开发建设工作,积极向省、市争取将跑马山片区纳入全省、全市重大项目范畴,增加上级支持力度。统筹开展片区概念编制、规划调整、土地指标争取、征地拆迁、产业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定期研究建立推动跑马山物流枢纽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体系。
(二)强化产业招引。针对跑马山片区开展专题招商,对接中国物流、远洋物流等头部物流企业,引入大片区开发建设及陆港运营主体。正式明确跑马山片区产业定位、功能分区、投资模式等,针对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精准的招商计划,主动对接目标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投资方案和服务,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引入社会力量。在园区的建设运营中,高度重视并积极引入商协会等社会团体、周边片区各专业市场、民营企业等民间力量。鼓励和邀请商协会和周边专业市场组织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参与枢纽园区的规划设计,吸引民间资本投入。运营阶段,引入具有丰富经验和先进管理模式的民营物流企业进行统一运营,通过市场化运营提升整体效率。
(四)优化政策配套。根据外贸产业、跨境电商、供应链物流、服务贸易发展需要,结合中老铁路运输特点,组织行业主管部门、产业发展部门及外部专家研究产业发展配套政策。根据未来跑马山片区产业发展预期,提前开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物流产业路径研究,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李德润 0871-67163522)
2024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