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迈向教育强区新征程
9月10日,官渡区举行2024年教师节庆祝活动,在此次庆祝活动上,一批细化了的创新奖项显得那么与众不同,青年育才、育英园丁、教坛卓越,体现了官渡区教师分梯队培养和储备,思政慧育、体坛智教、艺韵启智、匠心育劳、心灵筑梦,体现五育并举,映射的是官渡教育体育人对百花齐放、均衡优质教育的追求,以及对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矢志情怀和坚定承诺。
2024年以来,官渡区聚焦教育强区战略,秉持引名校、聚名师、建集团、促发展的核心理念,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拓宽了教育体育资源的优质版图,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攀升,教育体育服务有效提质。官渡教育体育人肩负使命,致力于以爱育心,以责任担当赋能莘莘学子未来,办出真正爱的教育、生动的教育,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官渡力量。
党建引领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官渡教育体育人深信,党的领导是克难前行的坚强后盾,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2024年,官渡区教育教学质量喜人,在初中阶段,近四成的初三学子顺利走进一级完中;在高中阶段,逾六成的孩子圆梦一批双一流、985、211高校,成绩亮眼。
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是官渡区教育体育工作的又一大亮点。通过健全完善中小学领导和管理体制机制,全区7个党委、14个党总支部及53个党支部实现了党组织设置的规范化。
通过“回头看”活动,74所校(园)进行了自检自查,确保党的全面领导在教育体育领域的全覆盖。此外,《官渡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工作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更是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推动了教育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压实了工作责任,更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与创造力,为教育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高位统筹 优配教育资源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官渡教育体育人坚定不移的共识。官渡区坚持高位统筹,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当好“编外校长”,制定《官渡区党政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制度(试行)》,强化责任对接,到挂钩联系的官渡区第一中学等学校实地走访,共谋均衡发展大计,直面瓶颈,精准施策。
官渡区根据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精心编制成《昆明市官渡区教育资源布局布点专项规划(2021—2035)》,进一步优化全区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精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举办官渡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文锦学校等3所优质学校,新增7000余个优质学位,有效满足了片区居住人口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让“家门口的好学校”梦想照进现实。
教育是国之基石,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经费投入是关键支撑。官渡区鼎力支持教育,优先保障和安排教育支出。2024年争取到中央省市专项资金后,加快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与能力提升,优化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办学条件与育人环境双升级。
6月28日,时值官渡区第五中学50周年校庆,学校重建的教学楼也崭新揭幕,当天,高朋满座,共同见证学校迎来教育事业的崭新起点。
9月2日,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文锦学校迎来首批新生,张女士目送孩子步入校园,心中满是安心与踏实。该校作为2024年官渡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总建筑面积超2.3万平方米,新增优质学位逾1800个,助力更多学子梦想启航。
9月6日,官渡区星耀羊甫学校举行开学典礼,是官渡区在引进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发挥名优学校影响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方面的重大成果。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激发强劲发展动力
9月开学季,不少踏入官渡区桦益学校的家长们都吃了一惊,焕然一新的校园环境与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给家长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家长说:“原以为民办学校有些逊色,但如此高品质的民办教育,让我们对孩子的未来放心了!”为确保官渡区新居民子女能享受到更加公平且高质量的教育,官渡区教育体育局独辟蹊径,创新实施“公办”引领“民办”的协同发展结队共建模式,让更多官渡区新居民子女不仅“有学上”,更“上好学”,桦益学校便是官渡区公民办学校结对共建试点学校之一。
过去一年中,官渡区内9所民办学校与9所公办学校结成对子。在官渡区教育体育局的坚实后盾下,一系列精准举措应运而生,旨在全方位赋能民办学校发展。首先,派遣资深督学及执行校长入驻,指导民办学校管理团队的培养,引领其向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迈进。
同时,官渡区教育体育局精心策划了多维度、深层次的提升计划:从日常的教学指导、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到教研资源的开放共享、优质课程的“送课到校”,再到集体教研的深入交流、听课评课的精准反馈,以及专题讲座的启迪思维、质量分析的科学把脉,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扣,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民办学校教学质量与科研能力的双重飞跃。此外,官渡区教育体育局还通过强化思政课程、深化德育教育、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等措施,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民办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通过“公民办结对共建”模式,激发了民办学校的内生动力,培养出了一支支能够自我驱动的管理团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筑牢了基石。该模式有效地打破了公、民办学校之间的壁垒,缩小了两者之间的教育差距,作为首批受益的学校,官渡区桦益学校、昆明天成学校、官渡区清晨学校等10所学校已率先迎来了办学品质的全面提升,让更多学子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同时也提升了社会对官渡教育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以区内名校为龙头,实现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的一体化,优质资源(如管理智慧、卓越师资、先进设备)得以共享,惠及更多学子,官渡区集团化办学战略已显现成效。
官渡区集团化办学步伐稳健,迄今已组建11个教育集团,涵盖中学、小学、幼儿园各学段,包括官渡区第一中学、官渡区第二中学、昆明市第十二中学、艺高、云附星耀等知名中学,以及南站小学、关一小、东华二小等优质学校,更有昆明市第一幼儿园、官渡区第一幼儿园幼教集团。伴随着《官渡区教育集团化合作办学实施方案(试行)》的出台,官渡区教育集团的治理体系与工作机制日益完善,共同推动办学质量迈向新高度。
明亮有光
2024年6月高考后,在云南省高考中文科成绩拔得头筹的梁震满怀深情地向母校——关上实验学校发去一封信。他在信中深情地回望了那段珍贵的小学六年时光,坦言自己如今能畅游无涯的学海,正是因为当时在母校种下的那颗“求知种子”。妈妈杨娅则表示,从小学到高中,从稚嫩孩童到如今意气风发的少年,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官渡区的悉心培育。
在官渡这片教育热土上,有这样一群令人敬佩的教师群体,他们将教书育人视为至高无上的使命。在安静的官渡校园里,他们默默耕耘,致力于让教育回归其本质,坚守教育的纯粹与高尚,孕育出一批又一批学子,照亮他们通往未来的道路。
昆明市第十二中学高中数学教师王坚2019年临危受命, 接手环湖校区建设初期挑战,虽然环境艰苦,后又嗓子受损一直沙哑医治2年多,他却没有请过半天假,每天7:20以前准时到校检查早读已成为常态,与伙伴齐心协力推动校区迅速步入正轨。之后还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由中组部、教育部等八部委组织的“组团式”教育帮扶,到昭通市彝良县第二中学支教。在帮扶工作中,王坚2年如一日,坚持每天6:40准时带着学生早操,兢兢业业、辅导不懈,其敬业精神感染激励了一大批彝良教师。
做了31年思政课教师的卢萍,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卢妈”。在现已考入云南民族大学的罗晶晶同学眼中,卢萍不只是老师,更是可以信赖的长辈。“卢老师就是我的底气,有她在,我就觉得有安全感。”“正是有她的细心呵护和过硬的教学能力,在每次考试后,一个个为我们分析答题卡,贴心地为我们查漏补缺,我才能克服心态不稳的问题,顺利走进高考考场。”现在罗晶晶已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干部,而厚德至善、慧育学生的理念,在卢萍30余年的从教生涯里,从未变过。
官渡区第一中学教师周静做了15年班主任,从学生口中的“小班”逐渐成长为“老班”。她展现着温暖与责任,每日早出晚归,高三时更伴学生至深夜。冬日寒风、熄灯天桥,见证着她的坚守。现在,周静的学生总会说,要做一个像“老班”那样温暖柔软的人。周静认为,这或许就是班主任亲身示范的力量,班主任工作是灵魂的触碰,需以温暖柔软之心,点亮学生生命之光。
有温度的教育还来自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官渡区教育体育局积极构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区委、区政府指导下,官渡区教育体育局将心理服务融入教育各环节,配备25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强化师资培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各学校不仅开设充足的心理健康课程,还依托特色活动,如“亲子共跑 从心出发”亲子户外定向跑活动、“心弦共振 亲子共鸣”亲子对唱活动等,丰富学生心灵体验。
在5月底举行的官渡区第二届“5·20心理健康周”上,一场名为《苗苗成长记》的心理情景剧展演,收获了无数好评,该情景剧以不同时期苗苗的烦恼为主线,讲述了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苗苗是如何一步步打败成长路上的“心里小魔怪”,完成自我成长并与父母和解的。编导这出心理剧的“沁苗心育小组”,已在官渡区各学校遍地开花。
同月,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全区铺展开来,官渡教师发挥专业队伍的力量,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健全预警体系,家校紧密合作,推动完善家校协同干预机制,共筑学生心理健康防线。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无数官渡教育体育人正以教育家的远见卓识与不懈追求,点亮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明灯,携手并进,在均衡教育的广阔蓝图上描绘出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共同开创官渡教育事业的崭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