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官渡区第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73148号建议答复的函
闭红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由政府兜底,解决失独家庭、重度残疾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建议》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官渡区国土面积为128.85平方公里,现辖8个街道,101个社区。截至2022年底,官渡区常住人口162.31万人,其中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16.65万人,约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0%;户籍人口62.22万人,其中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12.07万人,约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0%。全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严重。2024年,官渡区共有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人员1559人,其中独生子女伤残607人,独生子女死亡952人。面对我区严峻的养老形势、失独家庭、重度残疾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养老服务工作当作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大事纳入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从组织上、政策上和投入上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着力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落实老年人、残疾人福利政策,改善生活质量
一是官渡区80岁以上高龄保健补贴发放标准为:80-89岁老人,每人每月110元;90-99岁老人,每人每月200元;100岁以上寿星老人,每人每月600元。凡发现年满80岁的老人,一经调查核实,积极协助其申请高龄保健补助。
二是根据云南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云南省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实施办法(试行)》文件,自2023年5月1日起,官渡区对具有本区户籍、年满80周岁及以上的低保老年人、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等经济困难老年人,按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的标准发放服务补贴。
三是根据关于印发《昆明市官渡区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工作方案》(官民联发〔2023〕7号),对官渡区特殊困难老年人通过定期上门入户、电话视频、远程监测等方式,了解老人居家生活情况,根据实际需要联合有关部门为老人提供相应的帮扶。
四是官渡区针对残疾人建立了如下保障体系,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将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纳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90元;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纳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为:一级残疾每人每月110元、二级残疾每人每月90元,保障残疾人权益。同时如果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城市低保加以保障,符合特困人员的及时纳入特困供养。并结合相关救助政策做好“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解决老残家庭实际困难,让残疾人没有后顾之忧。
三、落实集中照护服务,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
根据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民政厅《关于组织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云民发[2023]137号及昆明市民政局、昆明市财政局《关于转发组织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昆民联发〔2023]30号文件要求,有入住养老机构意愿的低保家庭失能老年人首先应当向区民政局申请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附件1)。区民政局应当根据《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GB/T42195-2022),自受理评估申请7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依法组织开展评估,经评估确定为完全失能等级的,老年人或其代理人可以在入住养老机构满30日后,持养老机构服务协议和有效缴费凭证,向区民政局申请救助金。
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一)建立官渡区“时间仓”互助养老服务体系,拓宽为老志愿服务维度
“时间仓”养老服务体系是指动员社区活力老人或社区志愿者为社区中的高龄独居老人、高龄空巢老人或生活需要协助的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并将志愿服务时长转化存储为“时间币”,换取相应的养老服务,提升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时间仓”是一种“低龄存时间,高龄享服务”的互助养老新模式。2021年5月,在全区8个街道成立了“时间仓”互助养老服务站,搭建起全区的社区互助养老体系,营造老年友好社区,实现“时间仓”的全覆盖,为更多老人链接更多志愿资源,提供更好更优的志愿服务。截止目前,项目通过对社区高龄老人进行系统的需求调查问卷,建立了122人的社区高龄独居空巢老人的数据库;为63位老人提供了共计323次入户探访服务,回应高龄独居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开展组织了53次活动老人的兴趣活动,受益人次为426人次;招募了112名志愿者并组建了1支石虎关社区老年人服务队,累计了1075小时志愿服务时间;为志愿者们提供了20次专业培训和5次服务督导。
(二)推广“官渡照护”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创新居家养老模式
2019年官渡区开始试点开展“官渡照护”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依托官渡区智慧养老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按照“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服务外包”的原则,根据老年人需求筛查评估,选择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作为服务提供商,针对户籍在官渡区的特困供养老人、低保老人、重度残疾老人、空巢老人、百岁老人和80-99周岁的高龄老人每月提供不低于2小时的无偿、低偿、自费的专业化居家上门服务。老人可拨打呼叫中心电话就可预约开展“助餐”、“助浴”、“助医”“助乐”等10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线下工作人员可根据评估和老人需要定制个性化的菜单式服务。进一步促进官渡区居家养老服务持续、有序和更高标准的发展,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官渡照护”已开展服务13.3万人次,服务总时长17.5万小时。
(三)开展“医养结合试点”服务项目,提高社区居家医疗服务能力
2022年,官渡区被确定为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开展居家养老医养结合试点工作。通过集合8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昆明市官渡区善润养老服务发展中心、昆明医科大学世界卫生组织项目团队资源力量开展医养服务需求筛查、上门能力评估、医养结合上门服务等工作。截至目前,上门服务827人,服务4.3万人次,服务总时长8.2万小时。
(四)以家庭适老化改造为抓手,巩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为建全和完善官渡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和自理生活能力,官渡区针对官渡区户籍,且居住在官渡区范围内的60岁及以上分散供养特困、低保和低收入人员,80周岁以上孤寡、独居老年人中的失能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失能老年人,经医疗保障部门评估认定的居家享受长期护理保险的老年人,由第三方技术支持单位提供技术支撑,施工单位进行改造建设,为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住房适老化改造。根据老年人居住的实际需要,选择最需要的部分项目进行改造并结合老年人行为习惯、身体状况、心理特点等开展服务。现阶段官渡区依托“官渡照护”模式,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适老化改造1087户,有效提升了辖区老年人居家生活质量。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工作中,官渡区民政局一是将积极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年人按需求提供托养、日间照料、助餐助浴、康复护理、居家上门、陪诊转介等一站式养老服务,打造15分钟养老圈。二是在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上,积极开展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工作,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省的社区居家改革试点做出官渡贡献。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顾双琼 0871-67173031)
昆明市官渡区民政局
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