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官渡区十届三次会议第103067号提案答复的函
史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社区“银发”服务业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官渡区国土面积为128.85平方公里,现辖8个街道,101个社区。截至2022年底,官渡区常住人口162.31万人,户籍人口62.22万人,其中: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120688人,约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0%,8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16665人。全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严重。近年来,官渡区为加快社区“银发”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巩固完善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努力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具有官渡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关于“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向社区“银发”服务业”的建议。
(一)市区两级财政预算,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施运营。根据《昆明市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实施意见 》(昆老办〔2016〕29号)要求,公办、民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后,每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年有不低于2.4万元的运营补助,由市、区级按照3:7比例分别承担。根据《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明市官渡区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官政办通〔2021〕49号)文件要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个社区居家中心每年进行运营评估,按照评估结果给予最高10万元运营补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2021-2023年共拨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补贴市级、区级配套资金506.54万元,用于保障工作人员工资及日常运转。
(二)社区成立慈善基金助力养老事业。2023年至今,已设立21家社区基金拟接收捐赠爱心善款30余万元,通过“社区发现需求、社工开发设计项目、社区社会组织实施、社区公益基金支持、社区志愿者参与”机制,让“微慈善”随处可见。其中石虎关社区积极探索以“空间换服务”的社区运营方式,建立家门口的幸福食堂,针对生活困难的老人、60岁以上老人分别提供免费餐和每餐8元的用餐服务。
二、关于“探索引入养老地产”的建议。
(一)出台养老服务政策,为官渡区养老服务保驾护航。官渡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官渡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实施方案的通知》(官政办〔2019〕24号)、《关于印发<官渡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官政办通〔2022〕1号)。建立“1+8+N”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一是建设完成了4581.54平方米的集全区养老服务示范、培训、评估、监督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官渡区养老综合服务示范中心,区级财政共投入1.6亿。二是重点打造枢纽型的8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建设完成,建设资金省级财政配套1980万元。已建设完成4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三是在关上街道办事处世贸璀璨小区整合养老服务设施和社区医疗服务设施建设1个1900平方米的时光记忆睦邻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医疗配套和护理服务,打通养老服务与专业康复医疗服务、临床护理服务向社会和居家康复、护理延伸的“最后一公里”。四是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印发《云南省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实施意见》,在充分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官渡区银发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依托自贸区优势,拟选取9个点位建设一个约1.6万平方米的符合官渡特色的银发经济产业园,引进一批具有引领带动效应的养老产品生产、研发等优质银发经济企业总部签约入驻,探索搭建养老公共服务平台、智慧银发产业体验馆、养老产业孵化培育、适老化改造展示中心、智能软件开发、康复理疗、养老人才培训等产业,打造标准化的具有“一中心一特色”的银发经济产业园。
(二)落实上级政策,增强官渡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能力。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实施意见》(昆政发〔2014〕53号)、《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昆明市实施“春风化雨行动”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 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昆通〔2014〕7号)、《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昆明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新建、改(扩)建建设项目中(不包括列入政府计划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住宅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应按照不低于住宅建筑面积0.3%的比例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且每处建筑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新建城区和新建住宅小区应当按照规划和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设施应当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应当按照每百户2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采取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按照每百户15平方米以上的标准逐步配置养老服务设施”。截止目前,官渡区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20家,共建有养老床位4781张,与64家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协议,配建养老服务设施面积达13.37万平方米。
三、关于“完善优化现有社区养老服务方式和内容”的建议。
一是建立“官渡照护”服务品牌,优化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质量。2019年官渡区开始试点开展“官渡照护”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依托官渡区智慧养老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按照“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服务外包”的原则,根据老年人需求筛查评估,选择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作为服务提供商,针对户籍在官渡区的特困供养老人、低保老人、重度残疾老人、空巢老人、百岁老人和80-99周岁的高龄老人每月提供不低于2小时的无偿、低偿、自费的专业化居家上门服务。老人可拨打呼叫中心电话就可预约开展“助餐”、“助浴”、“助医”“助乐”等10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线下工作人员可根据评估和老人需要定制个性化的菜单式服务。进一步促进官渡区居家养老服务持续、有序和更高标准的发展,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官渡照护”已开展服务13.3万人次,服务总时长17.5万小时。依托“官渡照护”模式,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适老化改造1087户,有效提升了辖区老年人居家生活质量。
二是开展“医养结合试点”服务项目,提高社区居家医疗服务能力。2022年,官渡区被确定为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开展居家养老医养结合试点工作。通过集合8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昆明市官渡区善润养老服务发展中心、昆明医科大学世界卫生组织项目团队资源力量开展医养服务需求筛查、上门能力评估、医养结合上门服务等工作。截至目前,上门服务827人,服务4.3万人次,服务总时长8.2万小时。
三是坚持多元化老年助餐模式,推进老年幸福食堂、助餐服务点的全面建设。截至目前,组织验收四〇三厂社区、董北社区、东华路社区、海华社区、关上中心区社区、和平路社区、双龙桥社区、彩云社区、巫家坝社区和世纪城社区“新时代老年幸福食堂”(或助餐服务点)建设工作,定价比市场更便宜,让老年人就餐更便捷。预计2024年再验收一批“新时代老年幸福食堂”(或助餐服务点),继续加强老年人助餐服务。
四是建立官渡区“时间仓”互助养老服务体系。“时间仓”是一种“低龄存时间,高龄享服务”的互助养老新模式。2021年5月,在全区8个街道成立了“时间仓”互助养老服务站,搭建起全区的社区互助养老体系,营造老年友好社区,实现“时间仓”的全覆盖,为更多老人链接更多志愿资源,提供更好更优的志愿服务。截止目前,项目通过对社区高龄老人进行系统的需求调查问卷,建立了122人的社区高龄独居空巢老人的数据库;为63位老人提供了共计323次入户探访服务,回应高龄独居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开展组织了53次活动老人的兴趣活动,受益人次为426人次;招募了112名志愿者并组建了1支石虎关社区老年人服务队,累计了1075小时志愿服务时间;为志愿者们提供了20次专业培训和5次服务督导。
五是落实老年人福利政策,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国卫家庭发〔2013〕41号)文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失独家庭成员中的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官渡区80岁以上高龄保健补贴发放标准为:80-89岁老人,每人每月110元;90-99岁老人,每人每月200元;100岁以上寿星老人,每人每月600元。根据云南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云南省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实施办法(试行)》文件,自5月1日起,官渡区对具有本区户籍、年满80周岁及以上的低保老年人、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等经济困难老年人,按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的标准发放服务补贴。根据官渡区10个部门联发的关于印发《昆明市官渡区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工作方案》(官民联发〔2023〕7号)文件,对特殊困难老年人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实地探访关爱服务,解决特殊群体身体健康状况、帮扶需求等。
四、关于“将临终关怀服务引入基层社区医院”的建议。
一是积极推进试点工作。2019年,昆明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之一,同时官渡区被市卫健委确定为试点单位。2019年12月,官渡区医养结合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昆明市官渡区关于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坚持试点先行,依托六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
二是强化安宁疗护机构建设。目前,辖区内有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昆明知青安宁疗护中心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关怀科成立于1996年8月,是国内成立较早的安宁疗护机构,现科室床位扩增至近200张,医护团队共56人,护工团队28人,累计服务患者已超过10000人次,是目前云南省规模最大的安宁疗护机构。昆明知青安宁疗护中心于2018年7月30日经昆明市卫健委批准成立,是云南省首家专业的安宁疗护中心(医院),设有住院病床50张。
三是探索社区医院临终关怀服务开展。目前,官渡区9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六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安宁疗护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安宁疗护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加强安宁疗护知识理念宣传教育,向社会各界传播舒缓医疗、临终关怀等方面的理念,积极推动安宁疗护及生命教育的推广与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氛围,强化安宁疗护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老有所养”既是每个家庭关切的家事,也是关乎民生的国事。下一步官渡区将继续聚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难点、痛点,加快推进试点工作,加强部门间的工作沟通,强化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持续为加快社区“银发”服务业发展,全面建立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有力保障,推进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顾双琼 0871-67173031)
昆明市官渡区民政局
2024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