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www.kmgd.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索引号: 015117762-202504-979908 主题分类: 统计数据
发布机构: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5-04-10 09:59
名 称: 2025年1-2月官渡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
文号: 关键字:

2025年1-2月官渡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5-04-10 09:59 浏览次数:0
字号:[ ]

    2025年1-2月,官渡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呈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整体规模持续扩大,发展质量与效益显著提升。然而,行业内部发展分化明显,部分行业增长迅猛,而部分行业则面临较大挑战。区域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现象,不同街道的营业收入增长情况差异较大。

一、总体情况

    (一)官渡区规上服务业平稳较快发展,规模扩大,量质提升

从企业数量、资产和营业收入规模可以看出官渡区20251-2月规上服务业行业规模扩大。20252月底,官渡区(不含托管区)规上服务业企业280家,同比增长39家,增幅16.2%。其中核算行业企业247家,非核算企业33家。资产总计3544.82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十个核算行业同比增长3.8%;负债合计1301.46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十个核算行业同比增长1.4%1-2营业收入99.99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十个核算行业同比增长8.4%,增速分别比上年全年提高6.13.9个百分点。

盈利水平行业分化大:一方面,十个核算行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速高于营收增速,说明企业降本增效成果显著,营业利润同比超2倍速增长;另一方面,非核算类企业营业利润下降,导致整体规上服务行业营业利润下降。1-2月,营业利润9.84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十个核算行业同比增长245.7%;利润总额9.88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十个核算行业同比增长234.3%

    从业人数同比下降,但职工薪酬同比上升,人均薪酬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2月应付职工薪酬贷方累计发生额25.62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十个核算行业同比增长7.3%;平均用工人数10.49万人,同比下降1.2%,其中十个核算行业同比下降3%,人均薪酬为1.22万元每月,同比增长7.9%

    (二)分行业看,行业发展分化较大

    分行业看1-2月营业收入同比变动情况,十个核算行业七升三降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7个行业根据拉动增长率大小可以分为3个类别。一是拉动营收增长最大的行业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增长是由日用品出租,市场管理服务,劳务派遣服务,旅行社及相关服务拉动;二是拉动增长率在1%左右的行业,分别为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增长一方面由于物业服务需求在逐年增长,带动了官渡区物业管理行业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复苏带动,房地产租赁经营业随着复苏。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主要是由于个别新入库企业及个别规模扩大企业拉动增长,本年内增长作用应当会持续,但该行业为居民基本生活服务行业,增长影响因素与居民生活水平、人口数量等慢变量有关,增长较为缓和,增长潜力有限。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是由个别企业的增长带动的,有个别企业的部分业务确认收入时间比上年早导致的同比增长,该影响因素导致的增长不可持续;三是拉动增长率较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三个行业虽然同比增长超过了10%,但总体规模小,基数体量小,拉动增长作用有限。这三个行业,市场规模足够大,发展潜力巨大,应该破除发展的各项阻碍,补足短板,推动行业较快发展。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三个行业分别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滇池治理取得一定成效,治理费用有所下降导致的。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由于货运量下降并且行业竞争激烈,导致收入下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下降主要受到个别企业的影响。

官渡区(不含托管区)20251-2月规上核算类服务业营业收入分行业情表

行业类别

企业数(个)

企业数量占比

%

本年本期累计营业收入(亿元)

同比增速(%

拉动核算类服务业营收增长(%

对核算类服务业营收增长贡献率(%)

合计

247

100.0

22.71

8.4

8.4

100.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92

37.2

8.67

16.0

5.7

68.1

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

41

16.6

5.34

5.5

1.3

15.9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3

9.3

0.83

49.9

1.3

15.8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2

13.0

2.91

8.5

1.1

13.0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

4

1.6

0.43

20.8

0.4

4.2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4

1.6

0.26

12.7

0.1

1.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

7.7

0.25

10.9

0.1

1.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

1.6

0.52

-3.0

-0.1

-0.9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14

5.7

1.11

-6.1

-0.3

-4.1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4

5.7

2.39

-10.0

-1.3

-15.1

    (三)分区域看,各地发展不平衡

官渡区(不含托管区)1-2月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情况分街道情况表

区域分类

营业收入(亿元)

营业收入;上年同期(亿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量(亿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速(%

核算类

营业收入(亿元)

营业收入;上年同期(亿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量(亿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速(%

官渡区

99.99

89.67

10.32

11.5

22.69

20.94

1.75

8.4

吴井街道

17.89

17.22

0.67

3.9

2.75

1.92

0.83

43.6

矣六街道

4.33

3.86

0.46

12.0

4.03

3.60

0.44

12.1

小板桥街道

2.27

1.86

0.41

22.1

1.92

1.55

0.37

23.9

关上街道

9.09

8.40

0.69

8.2

5.31

5.06

0.25

4.9

六甲街道

0.84

0.60

0.24

40.2

0.60

0.59

0.02

3.0

官渡街道

2.55

2.47

0.08

3.2

2.38

2.36

0.02

0.7

金马街道

1.58

1.48

0.09

6.4

0.67

0.67

-0.01

-0.9

太和街道

61.46

53.78

7.67

14.3

5.03

5.20

-0.17

-3.2

分区域看,1-2月,官渡区8个街道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正增长,但从核算类行业看,街道间差异较为明显,其中6个街道实现正增长,2个街道为同比下降。体现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二、运行特点

    (一)新入库企业拉动增长作用凸显

        2024年以来新入库服务业企业50家,营业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58.3%。其中核算类企业44家,营业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64.4%,拉动官渡区(不含托管区)核算类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5.37个百分点。

官渡区(不含托管区)服务业新入库企业营收分行业情况表

行业大类名称

营业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率(%)

拉动本行业同比增长率(%)

拉动核算类行业同比增长率(%)

合计

3.03

58.3

--

--

新入库核算类行业小计

2.87

64.4

--

5.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8

70

9.9

3.5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0.21

189.5

24.9

0.7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

0.08

100

23.3

0.4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0.28

39.1

6.7

0.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0.21

57.9

2.9

0.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1

15.5

2.6

0.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01

-22.8

-0.9

0

房地产业

0.18

-2.9

-0.1

0

教育

0.08

-23.4

-1

--

社会工作

0.01

-47.9

-5.1

--

卫生

0.06

91.1

0.1

--

分区域看6个街道新入库企业拉动官渡区核算类服务业企业营收实现正增长,2个街道为负拉动。分行业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新入库企业数量最多,拉动核算类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4个百分点,拉动增长作用最明显,表明近年来官渡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较快。具体情况见下表。

官渡区(不含托管区)新入库规上服务业企业2025年1-2月营收分街道情况表

区域分类

营业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率(%)

新入库企业数量(个)

核算类企业情况

营业收入(亿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拉动本辖区营收增长率(%)

拉动官渡区核算类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长率(%)

对街道增长贡献率(%)

对官渡区增长贡献率(%)

官渡区

3.03

58.3

50

2.87

64.4

5.4

5.4

--

64.2

矣六街道

1.42

151.6

6

1.42

151.5

23.8

4.1

196

48.9

小板桥街道

0.41

65.5

8

0.35

61.5

8.6

0.6

35.9

7.6

关上街道

0.6

22.1

16

0.59

25.9

2.4

0.6

49

6.9

金马街道

0.19

24.2

6

0.19

24.2

5.4

0.2

-582.1

2.1

吴井街道

0.04

385.9

2

0.04

385.9

1.7

0.2

3.9

1.9

官渡街道

0.13

20.8

3

0.05

21.2

0.4

0.1

54.4

0.5

六甲街道

0.08

-9.5

3

0.08

-9.5

-1.5

0

-48.8

-0.5

太和街道

0.16

-37

6

0.15

-27.5

-1.1

-0.3

33.9

-3.2

(二)部分规上服务业企业竞争力、盈利能力有待加强

核心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利润来源,可以体现企业的主营业务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能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经营成果,排除非经常性因素干扰,从而更好预测企业的成长性和财务健康状况。由下图可以看出,官渡区8个街道规上服务业核心利润为正企业数量一年来总体呈增加趋势,但20252月出现反转——在企业总数增加的情况下,核心利润为正企业数量反而比上期下降。说明部分企业经营面临挑战,竞争力有所下滑,需引起关注。

(三)部分企业经营效率提升,但部分企业资金周转存在困难

规上服务业企业经营效率提升。去年12月以来,官渡区规上服务业企业成本费用同比下降企业数量高于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企业数,说明部分企业降本增效,运营效率得到了提升。

部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通过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显示,20251-2月,官渡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7%的企业资金周转没有问题,28%的企业资金周转困难,5%的企业资金充裕。28%的资金周转困难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应收账款回笼慢、工资等刚性支出较多以及融资难、融资贵。从下图也可看到,官渡区规上服务业企业应收账款增长企业数量较多。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街道应依据自身资源禀赋,精准发展优势产业。当前,服务业在行业及街道发展上呈现出显著的不平衡态势,这种不平衡是由多方面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正是这种不平衡,为街道经济的差异化发展提供了空间。各街道应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做大做强具有资源禀赋的优势产业,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更大的成功。

    (二)强化招商引资,壮大企业规模

    新入库企业对官渡区服务业增长具有显著拉动作用,继续挖掘增量将为官渡区服务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现有在库企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表现突出,是拉动增长的主力军,应进一步巩固其发展优势。同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虽规模较小,但增长潜力巨大,且属于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官渡区应加大招引力度,培育本地企业,扩大行业规模,提升企业竞争力。此外,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虽规模有限,但增长空间不容小觑。该行业需求不仅可由本地居民带动,还可依托旅游业发展,实现联动增长。官渡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省博物馆、大剧院等文化载体,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等会展场所,以及滇池海岸线等自然景观,具备发展会展经济、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和滨海娱乐活动的天然优势。因此,应加大供给侧发力,提供优质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产品和服务,推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企业破局发展

    部分企业面临盈利能力下降、核心利润为负、应收账款回款慢等问题,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严峻挑战。企业发展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政府应积极作为,从资金、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给予有力的政策扶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依托“官小服”等企业服务机制,深入了解企业困难,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企业获取资源支持,助力企业突破瓶颈,焕发新生。

    (四)鼓励技术创新,壮大新质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官渡区应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创新创造活动,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平台搭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迈向更高层次。

    (五)内需与外需并重,拓展发展空间

    官渡区作为自由贸易区的战场之一,正处于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在对外开放方面,应依托中缅铁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拓展国际市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以来,“两重”“两新”等政策对生产需求的拉动作用持续显现。官渡区作为省会城市主城区之一,应精准发力,在政策驱动下,积极承接内需带来的经济增长机遇,实现内需与外需的良性互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官渡区服务业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主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云秀路2898号官渡区国投大厦1号楼6楼   联系电话:0871—6717373

运维单位:昆明信息港 0871—65390101  昆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0871—12345

滇ICP备19011957号-1   网站标识:5301110005   网站地图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