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二季度官渡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2025年二季度,官渡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计283家,上报总产值441.62亿元(含省内产值237.57亿元,省外产值204.05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较一季度扩大1.4个百分点。
一、基本情况
(一)从所属区域看
官渡本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03家,完成产值290.23亿元,同比增长10.0%,拉动全区建筑业总产值6.2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扩大0.9个百分点;经开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74家,完成产值150.08亿元,同比下降4.9%,下拉全区建筑业总产值1.8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收窄0.4个百分点;空港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6家,完成产值1.31亿元,同比增长30.0%,拉动全区建筑业总产值0.1个百分点。
表1 2025年二季度官渡区建筑业总产值结构情况
所属区域 | 企业数量(家) |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 产值占比(%) | 增速(%) | 拉动(%) |
官渡区 | 283 | 441.62 | 100 | 4.5 | - |
本区 | 203 | 290.23 | 65.7 | 10 | 6.2 |
空港区 | 6 | 1.31 | 0.3 | 30 | 0.1 |
经开区部分 | 74 | 150.08 | 34 | -4.9 | -1.8 |
(二)从分属行业看
官渡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中,房屋建筑业企业78家,完成产值129.88亿元,同比下降1.2%;土木工程建筑业企业118家,完成产值285.11亿元,同比增长3.2%;建筑安装业企业39家,完成产值4.25亿元,同比下降2.8%;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企业48家,完成产值22.38亿元,同比增长162.6%。
表2 2025年二季度官渡区建筑业总产值分行业完成情况
所属行业 | 企业数量(家) |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 产值占比(%) | 增速(%) |
房屋建筑业 | 78 | 129.88 | 29.4 | -1.2 |
土木工程建筑业 | 118 | 285.11 | 64.5 | 3.2 |
建筑安装业 | 39 | 4.25 | 1 | -2.8 |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 48 | 22.38 | 5.1 | 162.6 |
(三)从资质结构看
官渡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中,特级资质建筑业企业5家,占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的1.8%,完成产值187.20亿元,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的42.4%;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78家,占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的27.5%,完成产值130.90亿元,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的29.6%;二级资质及以下建筑业企业200家,占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的70.7%,完成产值123.52亿元,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的28.0%。
表3 2025年二季度官渡区建筑业企业资质结构情况
等级 | 总承包(个) | 专业承包(个) |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 数量占比(%)(%) | 产值占比(%)(%) |
特级 | 5 | - | 187.20 | 1.8 | 42.4 |
一级 | 19 | 59 | 130.90 | 27.5 | 29.6 |
二级 及以下 | 143 | 57 | 123.52 | 70.7 | 28.0 |
(四)从签订合同量看
结合二季度报表数据来看,本年签订合同额为3024.08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新签订合同额451.31亿元,同比增长9.0%。上年转结合同额2872.77亿元,同比增长16.3%。
(五)从财务指标看
结合财务状况表主要指标来看,2025年二季度官渡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9%;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9%。
二、需关注的问题
(一)行业发展稳中向好
本年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延续一季度增长态势,产值增幅持续增长,企业签订合同额、结算入账等数据较同期增速显著,尤其是新签订合同额增加反映企业业务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但结合走访企业反馈,经营状况依旧严峻,“僧多粥少”的状况依旧存在。
(二)中小企业逐步好转
结合企业资质结构和建筑业产值完成来看,特、一级资质企业以29.3%的数量占比完成全区72.0%的产值,产值占比较一季度下降2.2个百分点;产值拉动排名前十企业共计拉动全区建筑业总产值8.8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收窄2.3个百分点,产值绝对值排名前十企业共计拉动全区建筑业总产值5.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扩大0.4个百分点。特、一级资质企业“头部效应”依旧明显,但产值总量占比和产值拉动排名前十企业拉动效应较一季度减少,其余中小企业呈现后发态势,逐渐扭转低增长或负增长状态。
(三)"旧账新债交织",但财务状况总体好转
结合财务状况表报表数据来看,全区建筑业企业应收账款较一季度增速收窄1.6个百分点,企业资金回笼困难的客观事实依旧存在,但总体有所缓解;企业经营成本小幅增加,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明显。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探索资源分配新机制
当前招投标环节,央企国企凭借规模优势和资质等级承接大量大型项目,而中小建筑企业则多扎根中低端市场。可探索设立专项标段与配额机制,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按项目规模划分标段,专门面向中小企业招标;央企国企承接超一定投资额的项目时,也可牵头与本地中小企业组建联合体承接,将一定比例合同额及业务量分配给本地中小企业完成。通过探索项目资源分配新机制,助力行业结构优化,促进大中小企业整体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减轻企业经营压力
在做好全周期跟踪服务、完善项目要素保障、确保更多的工程项目投入市场的同时,可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税收减免,协调财务机构对中小企业发放一定额度的免息、低息和超长期贷款,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三)助力企业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面对大型企业竞争压力和技术迭代的双重挑战,中小建筑业企业亟需提升政策解读能力和专业水平。行业主管部门可牵头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实现行业信息互通,及时分享最新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组织行业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和沟通学习,掌握先进工业和项目管理技术,了解设备更新情况,逐步提高专业水平、提升资质以承接更多工程项目,以高技术水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激发市场活力。
(四)优化企业管理模式
建议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推进施工过程结算标准化,规范工程价款结算流程,优化当前建筑市场债务局面。鼓励企业学习借鉴优秀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进一步缓解资金回笼困难现状,提高企业行政管理精细化水平,优化企业供应链、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