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官渡区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8〕46号)、《昆明市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方案》(昆文旅文〔2019〕51号)文件精神,推动官渡区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将《官渡区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方案》(官政办发〔2020〕13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作如下政策解读。
一、 起草背景和过程
健身休闲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运动为载体、以参与体验为主要形式、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涵盖健身服务、设施建设、器材装备制造等业态。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对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国家深化体育改革的精神,围绕我区“中心经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发展要素,聚力云南自贸试验区主战场,以提高公众参与度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体育赛事活动为引领,以体育科技为特色,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作用,扩大体育供给、激活体育消费、完善体育设施及布局,促进体育成为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为奋力推动昆明城市新中心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在深入开展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官渡区人民政府研究同意,以官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名义公开发布,出台实施。
二、 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简要阐述了加快官渡区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基本原则是:坚持市场主导,创新驱动的原则;坚持转变职能,优化环境的原则;坚持分类推进,融合发展的原则;坚持重点突破,力求实效的原则。工作目标是:到2025年,城乡居民健身休闲意识进一步增强,健身行为更加自觉,生活方式更加健康;健身休闲产业与全民健身事业协调发展,健身休闲与旅游、文化、会展、科技、商贸等产业融合互动;建设1个健身休闲产业资源配置核心区,打造2项具有地方特色的大众健身休闲活动或品牌赛事,培育1~2家具有影响力的健身休闲品牌企业或体育组织,力争获得1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或项目。
第二部分,主要工作内容。分为3个方面,第一方面,依托建设规划,整合官渡区及其周边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基础,突出该区域内综合优势,探索产业政策试点、培育建立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区,打造一个健身休闲产业资源配置核心区;第二方面,提出通过培育体育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特色体育产品“多元化”、电子竞技产业“规模化”、体育竞赛市场“品牌化”、健身服务管理“数字化”等五个体育新业态,推动健身休闲产业转型升级;第三方面,通过丰富服务项目、加强设施供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各类健身休闲市场主体、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多点带动,提升健身休闲产业能级。
第三部分,政策扶持。紧紧围绕国家和省级层面出台的有关支持政策、措施,优化和落实了与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有关的消费、审批、投融资、土地、财政等方面的政策,壮大健身休闲社会组织。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宣传推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统计制度、加强安全监管6个方面,强化了有关保障措施。
三、 特色和亮点
一是《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官渡区昆明城市新中心建设,突出自贸试验区特色,从我区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际出发,将《实施方案》设置为4个部分,按照“总体要求”“主要内容”“政策扶持”“保障措施”的顺序,依次进行阐述。
二是《实施方案》结合当前官渡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工作的特点,提出了三个方面共11个小项的重点任务和关键工作,坚持了创新性发展基本方针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三是《实施方案》明确要着力构建“一核五新多点”的健身休闲产业布局,其中,“一核”指的是打造一个健身休闲产业资源配置核心区,“五新”是指培育五个体育新业态,推动健身休闲产业转型升级,“多点”强调实施多点带动,提升健身休闲产业能级。通过构建“一核五新多点”的产业布局,推动健身休闲产业项目落地、功能聚焦、能级提升。
四是《实施方案》提出在自贸试验区开展健身休闲产业政策试点,培育建立以健身休闲为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区,以总结经验、形成辐射、影响带动、加以推广。提出促进融合发展,不断延伸健身休闲产业的融合度和辐射力,以不断拓展体育产业的外延和内涵,逐步培育形成健身休闲新业态。
五是进一步细化了相关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建立多部门合力推动的工作机制,强调了政府的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