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昆明市官渡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关于《昆明市官渡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目前,我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党和国家对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始终高度重视。云南省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切实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明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全市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制。
官渡区结合本区实际情况,从区级层面制定了《昆明市官渡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各部门和单位的主要任务分工,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官渡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官渡区将以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为目标,推进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现对方案解读如下:
一、强引领,统筹谋划系统推进
(一)强化领导机制
成立官渡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纳入领导小组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领导小组原则上每年研究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不少于1次,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各成员单位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贯通组织体系
推动区级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分中心建设,整合优质规范的专业机构和专业团队力量,完善危机预警干预的应急联动机制,构建“全链条一体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促进辖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发展。全区各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建立健全以德育副校长为责任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为主要负责人、全校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推动心理健康工作常态化运行。
(三)强化队伍建设
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计划的必修内容,借助专业力量,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培训学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每月至少主持开展1次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研水平、优化教育设计、增强教学成效。探索实施学校心理辅导员ABC三级资格认证,打造专家型、骨干型、通识型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到2025年全区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中学比例达到100%、小学比例达到30%以上。
(四)加大保障力度
推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鼓励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基地。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与班主任享受同等待遇并计班主任工作年限,兼职教师按学校有关规定计算工作量并保障相应待遇,在职称评定中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给予适当倾斜。
(五)抓好考核评价
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开展专项评估与督导,督导结果作为对各学校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各学校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党组织负责人年度教育工作述职的重要内容。
二、固阵地,发挥学校主体功能
(一)提升课程活动质效
牢牢把握课堂主阵地的关键作用,全区各中小学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设置教育内容。常态化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讲座、团体辅导、绘画和征文比赛等活动,借助学校公众号、校园小广播、520心理健康周等渠道,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预防心理问题科普,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二)注重多维融通共育
以德育心,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工作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以智慧心,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推进“双减”“双升”提质增效。以体强心,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掌握1—2项运动技能,以美润心,广泛开展美育实践活动,搭建美育成果展示平台,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培养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以劳健心,发挥劳动教育磨炼品质、涵养精神作用,每年5月开展劳动教育月系列活动,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申报工作。
(三)强化家庭教育服务
畅通家校通渠道,每学期面向家长(监护人)至少开展2次心理健康专题培训,推动“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指导家长科学、理性地开展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形成学生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家校合作更加紧密,开创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四)实施等级评定试点
开展全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级评定,打造一批市级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建设一批市级心理健康合格学校,推动特色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发展,形成特色学校辐射引领、学校间争先进位的工作格局。在区级层面选树正面典型,加强宣传推广,组织现场观摩、交流互动,激励学校创新举措,推动形成比学赶超、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三、抓基础,提升服务治理水平
(一)完善日常服务体系
学校心理辅导室安排固定开放时间,引入兼职心理咨询师、购买专业服务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咨询及援助服务。各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安排专兼职心理教师值班,每周开放时长不低于10小时。建立“一生一策”档案,定期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对筛查预警学生进行评估定级,实施分级干预。
(二)健全危机干预机制
全区中小学建立“预防、预警、干预、跟踪”的“三预一跟”机制,定期召开学生心理健康风险研判会,重点关注学生动态清单,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危机个案分析报告制度和专家会诊机制及早发现学生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转介、诊断、治疗。健全精神或心理健康问题学生休复学机制。
四、促联动,多方融合同向发力
(一)压实属地责任,强化力量协同
融合多元力量、整合各方资源、聚合专业优势,推动心理健康工作组织、人才、资源等要素向学校主阵地集聚,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依托官渡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开展亲子团辅、法律宣讲、自我认知等心理辅导服务。开展关爱随迁儿童志愿、“站社联动 未爱护航”社会工作等服务项目。
(二)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宣教监督
开发形式多样、师生家长喜闻乐见的宣传产品,策划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专栏等,营造良好氛围。利用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校通讯软件、网络平台等渠道开展宣教。加强对沉迷网络人际交往、游戏等网络迷恋行为学生的心理矫治工作,对留守、单亲、残疾等学生给予重点关爱。
(三)强化专业支持,增强服务能力
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精神(心理)科的规划设置,指导区属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门诊,提供规范的精神障碍诊疗服务。鼓励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持续强化卫生医疗机构与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协同合作,建立定点合作关系,畅通转介“绿色通道”。
(四)加大保护力度,守牢安全底线
官渡区各中小学配备法治副校长,做好警示教育工作。在各类重要时间节点,对辖区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动员广大群众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借助云南省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中的“云上心矫”心理辅助平台,开展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常态长效心理矫治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制定针对性的社区矫正措施,促进未成年矫正对象心理健康。
2024年11月29日
政策文件: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明市官渡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