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昆明市官渡区城乡绿化美化规划2022-2031年》的政策解读
关于《昆明市官渡区城乡绿化美化规划(2022-2031年》的政策解读
日前,官渡区人民政府印发了《昆明市官渡区城乡绿化美化规划(2022-2031年》(以下简称《规划》)。为便于各部门贯彻落实,便于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更好了解掌握《规划》相关内容,现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全市及各县(市、区)从2022年起实施城乡绿化美化行动。《昆明市官渡区城乡绿化美化规划(2022-2031年)》的制定是在云南省和昆明市全面推进城乡绿化美化行动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根据《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有关工作的通知》《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提示函》《2023年昆明市城乡绿化美化工作要点》等文件要求,由区发展改革局牵头起草了该规划。官渡区广泛征求了区级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开展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并结合三轮征询意见情况、专家评审会意见及部门风险评估会意见等对文本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实现规划目标的协调一致。
二、工作目标
生态环境优化: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安全韧性城市,使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具体表现为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绿化空间,增加绿地总量,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和碳汇能力。
经济发展推动:推动 “绿美+经济” 高质量发展,以生态 “含绿量” 提升发展 “含金量”。挖掘资源优势,拓展产业链条,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形成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良好态势。
城市形象塑造:彰显官渡区的城市特色和地域影响力,打造具有 “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类型丰富、幸福宜居” 特征的绿美官渡。具体举措包括有机融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官渡城区绿美建设空间为载体,以 “渡” 人文之美、“渡” 环境之美、“渡” 生态之美为目标,构建 “一轴两脉、两带三片、多廊多点” 的绿美官渡新格局,提升城市的辨识度和吸引力。
人居环境提升: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优化官渡区绿地布局,提升城乡内涵品质,打造绿色宜居的生活空间,提升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公共空间园林绿化品质持续提升,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绿美官渡新篇章。
三、工作内容
一是规划架构与章节要点:规划分四大部分共九章。第一章奠定基础,剖析官渡区现状,明确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及街道绿美指引;第二章聚焦生态巩固、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韧性构建与“绿美+经济”发展;第三章至第八章针对绿美城市、社区、乡村、交通、河湖、校园、景区7方面详述建设策略;第九章着重规划实施保障,形成完整规划闭环,从多维度指导官渡区城乡绿化美化工作。
二是规划范围、期限与目标:涵盖官渡区 161.04 平方公里行政辖区及滇池水域,基准期2021年,规划期2022- 2031年并展望至2035年。目标为实现城市自然和谐共生,优化绿地布局、增加总量、提升品质,塑造多彩官渡形象,于美丽中国建设中凸显官渡特色,推动城乡绿化美化从蓝图迈向现实。
三是规划布局战略:构建 “一轴两脉、两带三片、多廊多点” 格局,以官渡城区为核心载体,融合人文、环境、生态美目标,精准引导城区建设方向,促进生态、人文、城市风貌协同发展,提升官渡区整体空间品质与生态魅力。
四、工作保障
紧密依循《昆明市官渡区城乡绿化美化规划(2022-2031年)》根据《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昆明市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昆明市城乡绿化美化规划(2022-2031年)》等上位文件,深度贯彻市级八个重点领域绿美专项行动方案。在各实施重点章节编制中,巧妙拆分任务、因地制宜凸显官渡特色,既确保上级规划落地生根,又激发区域绿化美化工作创新活力,实现共性与个性有机统一,提升规划可行性与实效性。
2025年1月8日
政策文件: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官渡区城乡绿化美化规划(2022-2031年)》的通知